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租房月租2萬,資金約250萬,想買房,請問該先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還是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4517
@dolphinn

dolphinn

註冊會員

#1樓主

謝謝allen大大讓我溫習了早已忘記的富爸爸系列,現在看和10年前看,完全是不同感受,只悔恨當初沒有認真理解並執行啊~~~
藉由熱狗大的文, 也想來請教各位前輩的意見

我與先生名下無任何房產 2個小孩
現在租的房子 一個月租金2W
目前資金約250W(含投資的股票及基金)
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
但試算房貸後,若買了房子
完全會被房貸壓死 幾乎只能靠薪水 投資也變從0開始,陷入老鼠迴圈

所以目前有二個想法
1. 繼續繳房租, 全力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
2. 繼續繳房租, 但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試算:買500萬套房,租金10,000/月,每月繳約16,000貸款(30年),所以每月再自掏6,000繳房貸, 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 做為買自住房的頭期款


不知大大們是否有更好的建議? 先跪謝大家了 z(_ _)z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allenlu

allenlu

名人堂成員

#2樓

"dolphinn"謝謝allen大大讓我溫習了早已忘記的富爸爸系列,現在看和10年前看,完全是不同感受,只悔恨當初沒有認真理解並執行啊~~~
藉由熱狗大的文, 也想來請教各位前輩的意見

我與先生名下無任何房產 2個小孩
現在租的房子 一個月租金2W
目前資金約250W(含投資的股票及基金)
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
但試算房貸後,若買了房子
完全會被房貸壓死 幾乎只能靠薪水 投資也變從0開始,陷入老鼠迴圈

所以目前有二個想法
1. 繼續繳房租, 全力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
2. 繼續繳房租, 但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試算:買500萬套房,租金10,000/月,每月繳約16,000貸款(30年),所以每月再自掏6,000繳房貸, 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 做為買自住房的頭期款


不知大大們是否有更好的建議? 先跪謝大家了 z(_ _)z


要是我的話,250W資金,裡面拿100W出來貸款買500W房子自住,貸八成,其中貸款400W,用青年首購優惠或是成家優惠,貸四十年,利率1.5%,月繳11086,月繳部分就用另外150W買配息基金來繳,只要月配息年化有9%就足以繳房貸本息。很多基金都有配9%以上,例如安聯成長收益紐幣、安聯歐洲高息股票美元、富蘭克林新固收....都可達到,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已繳的房貸本息再設"回復型房貸"可以隨時提領,這樣隨時還有多的錢可以提領出來買基金。

其實有的首購還可以貸85成,只要拿75W頭期款就可以買房子了。
@rx9876

rx9876

註冊會員

#3樓

"allenlu"
"dolphinn"謝謝allen大大讓我溫習了早已忘記的富爸爸系列,現在看和10年前看,完全是不同感受,只悔恨當初沒有認真理解並執行啊~~~
藉由熱狗大的文, 也想來請教各位前輩的意見

我與先生名下無任何房產 2個小孩
現在租的房子 一個月租金2W
目前資金約250W(含投資的股票及基金)
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
但試算房貸後,若買了房子
完全會被房貸壓死 幾乎只能靠薪水 投資也變從0開始,陷入老鼠迴圈

所以目前有二個想法
1. 繼續繳房租, 全力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
2. 繼續繳房租, 但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試算:買500萬套房,租金10,000/月,每月繳約16,000貸款(30年),所以每月再自掏6,000繳房貸, 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 做為買自住房的頭期款


不知大大們是否有更好的建議? 先跪謝大家了 z(_ _)z


要是我的話,250W資金,裡面拿100W出來貸款買500W房子自住,貸八成,其中貸款400W,用青年首購優惠或是成家優惠,貸四十年,利率1.5%,月繳11086,月繳部分就用另外150W買配息基金來繳,只要月配息年化有9%就足以繳房貸本息。很多基金都有配9%以上,例如安聯成長收益紐幣、安聯歐洲高息股票美元、富蘭克林新固收....都可達到,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已繳的房貸本息再設"回復型房貸"可以隨時提領,這樣隨時還有多的錢可以提領出來買基金。

其實有的首購還可以貸85成,只要拿75W頭期款就可以買房子了。


大方向是對的
但是房貸跟要買的房子和貸款人有關
實際下去進行的時候,數字不會這麼漂亮

分享一下找房貸的實務經驗
有的銀行房貸總額太低不承接(問過門檻有400萬或500萬),或是房貸總額要夠大才能拿到低利率,信貸亦同
房貸年限跟貸款者年齡和屋齡有關,通常是20~30年
新成屋、預售屋跟建商的土建融銀行才比較有機會貸到85%,中古屋通常是50~80%
小坪數、屋齡40以上的房貸大多是50%
@我是強大

我是強大

管理員

#4樓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
"dolphinn"我與先生名下無任何房產 2個小孩
現在租的房子 一個月租金2W
目前資金約250W(含投資的股票及基金)
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
但試算房貸後,若買了房子
完全會被房貸壓死 幾乎只能靠薪水 投資也變從0開始,陷入老鼠迴圈

所以目前有二個想法
1. 繼續繳房租, 全力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
2. 繼續繳房租, 但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試算:買500萬套房,租金10,000/月,每月繳約16,000貸款(30年),所以每月再自掏6,000繳房貸, 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 做為買自住房的頭期款


大大的兩個想法,似乎是想問「養基金」跟「養套房」哪個可以較快累積資產,以便之後買自住房。

計畫2要成功,關鍵在「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這段話,但幾年後房子不見得會有資本利得,反而可能房子鑑價更低,即使只是已還款的本金增貸,增貸金額也會受限。

如果是我,我會直接衝刺自住房,也就是採取計畫3:用每用繳房租的預算來買自住房,頭期款就從250萬拿部分出來付

現在每月繳2萬房租,假設房貸利率1.7%、貸款30年(我抓比較保守,夫妻都無房應該都有首購資格,好像兩個人能各貸200萬,利率應比我試算的低,房子就共同持有),每月本利攤2萬,貸款金額就是560萬(見下圖),假設這是貸款八成的金額,等於你去買700萬的房子,自備款140萬,就從你手中250萬資金支出,還剩110萬可繼續投資領息。

一家四口的居住空間,應該要30坪的3房空間,700萬不算多,找稍遠一點的捷運站周遭,會有機會。

之前月繳2萬給房東,沒有任何附加價值;現在月繳2萬,房子可以完全弄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又有資本增值空間。

我很鼓勵人買房子,我自己就是買房之後財運好轉,我猜應該跟心境有關:

1. 房子是自己的,願意花更多資源好好打造成自己心中的那個家,家中環境舒服,心境更安定,也更有能力好好學習及打拼。

2. 每月會有一部分支出投入房產,而不是盲目的花掉。因為知道要支出房貸,會開始學習資金規劃。

3. 買的價位合理,交通方便,時間夠長就有資本增值空間。


因此,大大在看700萬的房子時,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理想的房子才下手!

最後,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一點:買自住房很講緣分,我現在的房子看了一年才下手,每個周六上午都在看房,印象中看了快100間。就像畫線圖一樣,畫久了就對市場有感覺,看房看多了,房子好不好一眼就知道。(其實並不麻煩,在房仲網站把自己的條件設一設,網站會自動mapping你的需求,每周六上午把想看的房子請房仲約,一下就看完,其他時間就和家人到處走走)

預祝大大順利找到自己的房子!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dolphinn

dolphinn

註冊會員

#5樓

非常感謝A大、r大及強大的回覆!

房子是自己的,願意花更多資源好好打造成自己心中的那個家,家中環境舒服,心境更安定,也更有能力好好學習及打拼。”
強大完全命中我的點, 只是先前因為資金調配一直猶豫不決, 既然現在有了各位的建議當強心針, 那我和先生就調整預算衝刺自住房!

強大說得沒錯, 我們是鎖定25-30坪的房子, 看房也將近一年(一路從台北看到板橋、土城、三峽、鶯歌, 少說也有6.70間了, 帶著小孩看房還抱到腰閃到 XDD)
現在審視看來, 是當初預算抓太高, 不應該把250W all in

A大的建議很吸引人, 只是台北買不太到500W的30坪啊 (哭)
還以為房貸最多只有30年, 原來還有40年期的! (經查詢, 合庫、星展、永豐和王道有推出40年房貸)

投資和買房的路上有各位大大相伴真是太好了!
@熱狗熱GO

熱狗熱GO

註冊會員

#6樓

"fundhot"
"dolphinn"我與先生名下無任何房產 2個小孩
現在租的房子 一個月租金2W
目前資金約250W(含投資的股票及基金)
一直想買一間自己的房子
但試算房貸後,若買了房子
完全會被房貸壓死 幾乎只能靠薪水 投資也變從0開始,陷入老鼠迴圈

所以目前有二個想法
1. 繼續繳房租, 全力養大基金母後再買房
2. 繼續繳房租, 但挪一部分資金買套房投資用
試算:買500萬套房,租金10,000/月,每月繳約16,000貸款(30年),所以每月再自掏6,000繳房貸, 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 做為買自住房的頭期款


大大的兩個想法,似乎是想問「養基金」跟「養套房」哪個可以較快累積資產,以便之後買自住房。

計畫2要成功,關鍵在「過幾年後再利用增貸」這段話,但幾年後房子不見得會有資本利得,反而可能房子鑑價更低,即使只是已還款的本金增貸,增貸金額也會受限。

如果是我,我會直接衝刺自住房,也就是採取計畫3:用每用繳房租的預算來買自住房,頭期款就從250萬拿部分出來付

現在每月繳2萬房租,假設房貸利率1.7%、貸款30年(我抓比較保守,夫妻都無房應該都有首購資格,好像兩個人能各貸200萬,利率應比我試算的低,房子就共同持有),每月本利攤2萬,貸款金額就是560萬(見下圖),假設這是貸款八成的金額,等於你去買700萬的房子,自備款140萬,就從你手中250萬資金支出,還剩110萬可繼續投資領息。

一家四口的居住空間,應該要30坪的3房空間,700萬不算多,找稍遠一點的捷運站周遭,會有機會。

之前月繳2萬給房東,沒有任何附加價值;現在月繳2萬,房子可以完全弄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又有資本增值空間。

我很鼓勵人買房子,我自己就是買房之後財運好轉,我猜應該跟心境有關:

1. 房子是自己的,願意花更多資源好好打造成自己心中的那個家,家中環境舒服,心境更安定,也更有能力好好學習及打拼。

2. 每月會有一部分支出投入房產,而不是盲目的花掉。因為知道要支出房貸,會開始學習資金規劃。

3. 買的價位合理,交通方便,時間夠長就有資本增值空間。


因此,大大在看700萬的房子時,一定一定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理想的房子才下手!

最後,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一點:買自住房很講緣分,我現在的房子看了一年才下手,每個周六上午都在看房,印象中看了快100間。就像畫線圖一樣,畫久了就對市場有感覺,看房看多了,房子好不好一眼就知道。(其實並不麻煩,在房仲網站把自己的條件設一設,網站會自動mapping你的需求,每周六上午把想看的房子請房仲約,一下就看完,其他時間就和家人到處走走)

預祝大大順利找到自己的房子!


強大這翻話,要好好的細心咀嚼
我也是在自住跟養債基跟買套房投資間猶豫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7樓

本來想在另一如下的主題回文,但看到dolphin大問題已被另外分出,就乾脆在這裡發表吧!
Re: 最近打算跟同學聯名買套房出租,請問有什麼要注意的?(一人出50萬買200萬套房出租,剩下用貸款)
viewtopic.php?f=26&p=48735#p48735

就開門見山地直接先說我是來潑冷水的,對於同一件事,通常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結論是:
-Allen大建議將買房出租納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強大鼓勵要擁有自己的房子;
-我則覺得所謂自有房產可有可無。若要買,請至少耐心等候房價落底、甚至自底部反轉的訊號明確時。


先說一個迷思(或是房仲業的話術):若是自住型需求,不用考慮價位。

從”自住房屋不賣出無法獲得資本利得(價差)”的角度而言是對的,但是光從資金的準備與日後房貸月繳金額來看就差很多。舉一個可能不常見、卻可能實際存在的例子:假設在房價正高檔(如2014年)時買入價格是1,500萬,但到明年跌到1,000萬(5年跌掉1/3)。同樣以自備2成、20年房貸利率將近2.0%來說,自備款跟本利均攤金額分別為:300萬/6萬 vs. 200萬/4萬,差距不可謂不大。

以入手資產(不論是不動產或金融資產)而言,都是看未來的展望,至少是以過去的歷史軌跡看未來,而不是一直在回顧過去。即使所謂不賣不會有盈虧,但住在入手價1,000萬的房子,房價漲到1,500萬的時候,kimochi總是比之後房價跌到700萬好上許多。

所以,大部分時候我們都需要尋找一個"可重複"的過程。(參見下圖)例如:同樣曾經不只一次當過台股股王,宏達電從第一次漲到千元之上跌落,還能再度攻上千元,但第二次跌落之後就一蹶不振了;而大立光先攻上3,000元、再跌到2,000元、接著直攻6,000元、再跌到3,000元、又攻上5,300元,前幾天11/16又跌到3,000元以下,目前又有從底部上漲的跡象。兩者的差別在哪裡?就是根本情勢的改變。
宏達電以智慧型手機為主要獲利來源,在蘋果未大賣、其他Android陣營競爭對手上也未趕上來之前,股價跌下來還有上攻的機會,但是等到第二次跌下來時,蘋果已經成為單一品牌的霸主,其他競爭對手如三星、小米、…,早就把宏達電遠遠地拋在後頭,連車尾燈都看不到。就算有一陣子在VR/AR領域拔得頭籌,但市場的餅仍小(3D列印紅得更早,也不見家家戶戶都有一部3D列印機),其他競爭者也很快地趕上來,終至連要站上100元都不可得。

但因為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一直都在,而且每部手機配置的鏡頭不但畫素越來越高、數量也越來越多(部分旗艦機種已配到4鏡頭),而大立光在技術上目前仍位居領先地位,所以在產業競爭力還是夠強。

另一個例子是來自於李家同教授。李教授跟其他唸台大電機的同學當初學的都是真空管(想像一下真空管兜出來、大小像個房間的電腦)技術,但因為他其他的學門基礎紮實(我記得好像是algorithm方面),所以當其他同學面對真空管被淘汰時的茫然不知何所措手足,他卻可以在其他領域繼續悠游。就算某家公司是真空管電腦的第一把交椅,當IC被拿來組成電腦時,再厲害的真空管公司也無法在電腦產業繼續生存。這就是根本情勢的改變。

不可否認,房地產價格仍有可能再度回到上升趨勢(同樣將股價、房價連接底部畫一超長期趨勢線,還是緩步向上),但會在跌到多深之後才反轉?有可能再漲回2014年的高價嗎?機率可能不大,因為根本的情勢已經改變。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台北大學搬到三峽後,原來市內校區周邊整個就變得蕭條…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 ... 6/1467978/

聽聽顏炳立(他不像張金鶚是房市死空頭)怎麼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3519045

台灣常常跟隨日本的腳步,來看看日本發生甚麼事…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7% ... e&ie=UTF-8

我出生的年代,每年有40萬個新生兒,現在大概要龍年或特殊年份(千禧、建國百年)才有辦法破20萬吧!有人甚至說:以後兩個年輕男女要結婚,他們可能各繼承了兩棟房子(意謂雙方父母也是獨生子女,自更上一輩繼承了房子),這當然誇張了些,況且至少要30年後才會發生或普及,但趨勢的確可能是如此。


另一個迷思是:單一次的經驗是否足以當做經典?

Allen大買屋6年後還能借30年貸款?若以鋼筋水泥構造40年屋齡來看,要嘛是14年內的新屋、要不就是高檔的職業收入可以讓銀行徵信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若說房價不易漲,那麼供給量有限的土地應該會吧?不一定!我繼承了一塊南部的建地,也不是多鄉下(至少行政區為縣治所在地、離高鐵站也不算遠),但地價稅居然越繳越少,讓我都傻眼了。因為更鄉下的年輕人往二線城市移動,但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就漂到六都或新竹了。

我的壽險顧問因著一次買賣店面賠錢,而不再碰房地產,錯失了自SARS結束到2014年的十年大多頭,Allen大與強大則是有美好的購屋體驗。我自己的購屋體驗也還不差,首購買大樓三房,入手500萬,自售480萬(房仲說我自己賣這個價錢很厲害? );換成透天,入手960萬,目前價位不明,但2015年初最多可增貸到1,300萬。但房子終歸只是一個硬體(說難聽點是個空殼),更重要的還是一家人相處的氣氛如何,就算住在帝寶豪宅裡,也不能保證夫妻和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像有時我們看多了富豪死後,眾繼承人爭產的新聞報導,有時心裡會想,資產夠用有餘,離席前好好規劃,應該比那些鬧上新聞的好上許多!

就算完全不買房又如何?上了年紀,就算租屋不易(台灣對年老的房客並不友善,遠不如德國),拽著大把銀子入住養生村,身邊多的是年紀相仿的伴,機構裡每日都排有活動,偶爾與晚輩聚聚,這樣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愜意。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cwliu531

cwliu531

註冊會員

#8樓

"我是布魯斯"

恕刪...

若說房價不易漲,那麼供給量有限的土地應該會吧?不一定!我繼承了一塊南部的建地,也不是多鄉下(至少行政區為縣治所在地、離高鐵站也不算遠),但地價稅居然越繳越少,讓我都傻眼了。因為更鄉下的年輕人往二線城市移動,但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就漂到六都或新竹了。

恕刪...

就算完全不買房又如何?上了年紀,就算租屋不易(台灣對年老的房客並不友善,遠不如德國),拽著大把銀子入住養生村,身邊多的是年紀相仿的伴,機構裡每日都排有活動,偶爾與晚輩聚聚,這樣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愜意。


布大...抱歉..刪了很多..因為內容實在很多...雖然很充實..很受用..

五六年級生,大概是最辛苦的世代吧..
小的時候 我們看著父母親的努力..所以 不敢開口要,吃苦當成吃補
自己有能力賺錢的時候..想盡辦法為了也只是不讓小孩過得跟自己以前小時候一樣辛苦
未來..不久的未來 我們就會老了..
在還沒老之前,因為下一代怕沒有退休金,所以...
所以,現在我們自己必須賺退休金

有時想想..我們真的需要這麼辛苦嗎?

我猜您可能跟我一樣,所有的投資其實都已經到位..到老都應該不愁吃穿
我也贊成要有房產.. 一命二運三風水,除了命,運與風水都跟自己住的大有關係
強大的文章說的很好,其實真的有太多太多的人,因為買了好房、住了好房才發的
投資房地產,我也贊成。不過我懶,怕房客難搞,所以只投資店面
至於基(債)金的投資,也只是為了退休後有一個小金庫

如果是這樣...其實我們應該不需要這麼累ㄏㄡ
甚至可以像Jack阿杯 (其實這位醫生阿杯應該跟我們差不多大吧..哈哈)一樣淡定
你常說的 "懶人如我"...哈 我也借來用一下
因為我懶,所以,基(債)金我全部採用懶人型投資法,
不去管它漲多少跌多少,三不五時拿出來看看就好...
覺得負太多..或是強腦有訊號...補個單筆..
覺得正太多..贖回..一半拿去玩..一半拿去做公益..幫助人自己也會開心...

最近可能大家的投資都有壓力..比較少在強基金這裡看到旅遊訊息了..
年底到了..還是要讓辛苦一年的身體有喘息的機會...

房地產..如果要投資,我會往南部看
有你的加持..我的復華數位經濟 還是會繼續扣下去...希望能盡快看到正報酬,可以拿去做更多的善事..
我投資數位經濟的理由比較單純..因為我認為未來台灣的數位經濟還是會比現在更好...

這是因為愛台灣嗎.. 哈...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9樓

"cwliu531"...投資房地產,我也贊成。不過我懶,怕房客難搞,所以只投資店面
至於基(債)金的投資,也只是為了退休後有一個小金庫

如果是這樣...其實我們應該不需要這麼累ㄏㄡ
甚至可以像Jack阿杯 (其實這位醫生阿杯應該跟我們差不多大吧..哈哈)一樣淡定
你常說的 "懶人如我"...哈 我也借來用一下
因為我懶,所以,基(債)金我全部採用懶人型投資法,
不去管它漲多少跌多少,三不五時拿出來看看就好...
覺得負太多..或是強腦有訊號...補個單筆..
覺得正太多..贖回..一半拿去玩..一半拿去做公益..幫助人自己也會開心......
退休前想像著要去報名台北大學的法律碩士學分班(一年兩梯開課),真有興趣的話,考個律師執照玩玩。也曾想過去考CFP、CFA。後來才知道都是自己在做白日夢,哈哈!

人變懶了,也體認到一件事,其實,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或許就是投資理財。當然,我的時間比較多(黃金大也是退休人士,但他搞不好要幫忙帶孫子 ),但若沒有興趣支撐著,每天要看那麼多數字、線型,有些人可能都要吐了(這兩天玩期貨雖小有斬獲,但每天盯著行情,進出一趟就已經覺得很煩、很膩了,因為還沒學會把交易周期拉長)。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真的不太會覺得累,所以有人說:財務自由除了原始定義"被動收入超過生活所需"之外,還有一種樣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完全不會有被逼著工作的感覺。所以,我採用跟大部分人不一樣的做法,就算是配息基金,也要適時;至於股票基金,注意走勢轉折、低買高賣尤為重要。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10樓

最高賠8百萬!林口這社區「9成轉手都賠售」
https://fnc.ebc.net.tw/FncNews/house/62 ... uIfiBR69Ow

-------------------------------------------------
贊同布大的看法喔!基本的經濟學供給需求,沒有需求能撐多久?
現在的小孩,有的一出生就兩三間房子在等他,阿公阿嬤一間,爸媽一間,那麼多房子要做什麼呢?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1樓

以前房價還沒高不可攀,大部分人要買房時,總會在心裡惦記著要多留一間客房,以便日後有親友來訪,隨時可以派上用場。

後來看了一篇文章:不需要多留客房,少一間客房可以省下幾百萬元,拿這些錢(甚至只需要其孳息)招待親友去住五星級飯店都還划得來,而且,親友住在飯店裡完全無拘束感,不用怕跟主人家的生活習慣有衝突,主人家也不用另外準備、洗曬寢具。白天時,主人可以跟親友訪客聊天、聚餐、出遊,但晚上就讓親友訪客回飯店睡,如此雙方皆大歡喜。

看完之後,恍然大悟,原來只需一個轉念,就可以過更簡單、真實的生活,而不用在意面子上的問題、或是被傳統的觀念所制約。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強大

我是強大

管理員

#12樓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
"我是布魯斯"先說一個迷思(或是房仲業的話術):若是自住型需求,不用考慮價位。

從”自住房屋不賣出無法獲得資本利得(價差)”的角度而言是對的,但是光從資金的準備與日後房貸月繳金額來看就差很多。舉一個可能不常見、卻可能實際存在的例子:假設在房價正高檔(如2014年)時買入價格是1,500萬,但到明年跌到1,000萬(5年跌掉1/3)。同樣以自備2成、20年房貸利率將近2.0%來說,自備款跟本利均攤金額分別為:300萬/6萬 vs. 200萬/4萬,差距不可謂不大。

以入手資產(不論是不動產或金融資產)而言,都是看未來的展望,至少是以過去的歷史軌跡看未來,而不是一直在回顧過去。即使所謂不賣不會有盈虧,但住在入手價1,000萬的房子,房價漲到1,500萬的時候,kimochi總是比之後房價跌到700萬好上許多。

完全同意布大的說法。

我一向很貪心,魚與熊掌都要兼得,雖是自住房,也要求資本利得。

年輕時房價高檔,我也當過租房族,並非手中沒錢,而是太貴買不下手,感性上想要房子,但理性上還是繼續租房子,但積極準備讓感性戰勝理性,我持續安排著看房旅遊行程。

這麼多年來,看房百次的經驗告訴我:
1. 房價會崩盤,主要在於這標的被過度炒作(例如造鎮)。如果是交通方便的市中心,房價跌也跌不深。
2. 景氣不好的時候,更多人要北漂找工作,所以孩子雖會減少,但市中心人口還是會增加。

也因此,我雖然看屋百回,但只看台北市中心,D大提到的那幾個地方,我只看台北市跟板橋區;台北市我的看房跟購屋經驗多數集中在大安區跟信義區,板橋區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且我覺得越來越多。

商品價格的驅動原理都一樣,股票有人買才會漲,房子也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就不會跌,沒有小孩子也有外地來的新參者,求生存的都市移居人口,會是穩住房價的基本盤。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熱狗熱GO

熱狗熱GO

註冊會員

#13樓

"fundhot"
"我是布魯斯"先說一個迷思(或是房仲業的話術):若是自住型需求,不用考慮價位。

從”自住房屋不賣出無法獲得資本利得(價差)”的角度而言是對的,但是光從資金的準備與日後房貸月繳金額來看就差很多。舉一個可能不常見、卻可能實際存在的例子:假設在房價正高檔(如2014年)時買入價格是1,500萬,但到明年跌到1,000萬(5年跌掉1/3)。同樣以自備2成、20年房貸利率將近2.0%來說,自備款跟本利均攤金額分別為:300萬/6萬 vs. 200萬/4萬,差距不可謂不大。

以入手資產(不論是不動產或金融資產)而言,都是看未來的展望,至少是以過去的歷史軌跡看未來,而不是一直在回顧過去。即使所謂不賣不會有盈虧,但住在入手價1,000萬的房子,房價漲到1,500萬的時候,kimochi總是比之後房價跌到700萬好上許多。

完全同意布大的說法。

我一向很貪心,魚與熊掌都要兼得,雖是自住房,也要求資本利得。

年輕時房價高檔,我也當過租房族,並非手中沒錢,而是太貴買不下手,感性上想要房子,但理性上還是繼續租房子,但積極準備讓感性戰勝理性,我持續安排著看房旅遊行程。

這麼多年來,看房百次的經驗告訴我:
1. 房價會崩盤,主要在於這標的被過度炒作(例如造鎮)。如果是交通方便的市中心,房價跌也跌不深。
2. 景氣不好的時候,更多人要北漂找工作,所以孩子雖會減少,但市中心人口還是會增加。

也因此,我雖然看屋百回,但只看台北市中心,D大提到的那幾個地方,我只看台北市跟板橋區;台北市我的看房跟購屋經驗多數集中在大安區跟信義區,板橋區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且我覺得越來越多。

商品價格的驅動原理都一樣,股票有人買才會漲,房子也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就不會跌,沒有小孩子也有外地來的新參者,求生存的都市移居人口,會是穩住房價的基本盤。


我們這熱鬧地區的房價倒是越來越高
不過這兩三年有到頂的感覺
透天一直維持在千萬,坪數小一點就八九百
附近都是工人,買新房來租感覺很浪費
中古20年左右房子,也還有5.600的價位
自己是很想買在台北
但是住離的太遠,很難管理
可能就如a大所提台中看看
至少租不出去還可以去台中玩省點住宿費
哈哈
@cwliu531

cwliu531

註冊會員

#14樓

"fundhot"

商品價格的驅動原理都一樣,股票有人買才會漲,房子也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就不會跌,沒有小孩子也有外地來的新參者,求生存的都市移居人口,會是穩住房價的基本盤。


強大說的沒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要跌空間有限,只是..要靠房產大賺一筆,有時候也要看運與爆發力
最近與曾在房產賺了一大筆的長輩聊過,他的看法與另外一位懂地理堪輿的老師一樣
台灣未來的大運在南部... 參考參考了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15樓

"cwliu531"
"fundhot"

商品價格的驅動原理都一樣,股票有人買才會漲,房子也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就不會跌,沒有小孩子也有外地來的新參者,求生存的都市移居人口,會是穩住房價的基本盤。


強大說的沒錯,有人潮的地方房價要跌空間有限,只是..要靠房產大賺一筆,有時候也要看運與爆發力
最近與曾在房產賺了一大筆的長輩聊過,他的看法與另外一位懂地理堪輿的老師一樣
台灣未來的大運在南部... 參考參考了


---------------------------------------
為什麼在南部,有要遷都嗎?
@randy

randy

註冊會員

#16樓

南部人要發了? 短期內要改變南北差距並不容易,從賴神到韓神,臺灣媒體造神無止境,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一樓
最新
TOP
END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2024 fundhot.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