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基金 VS ETF] 買基金真得被吃掉很多錢?!

20232
@vqw

vqw

註冊會員

#1樓主

最高銷售費5%
經理人費1.5%
保管費0.5%
有的還有什麼費。

這些常常在每檔基金資料中都會看到。換句話說,買1百萬基金,會被拿掉7萬、8萬。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Love Money

Love Money

註冊會員

#2樓

大大, 人家幫您工作您總是要付出一點酬勞感謝人家吧!
~錢包充實,內心才能寧靜~
@tcwu

tcwu

註冊會員

#3樓

@8d8d

8d8d

名人堂成員

#4樓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vqw"最高銷售費5%
經理人費1.5%
保管費0.5%
有的還有什麼費。

這些常常在每檔基金資料中都會看到。換句話說,買1百萬基金,會被拿掉7萬、8萬。

好像是法規要求要把費用寫到最高,但實際上沒那麼高,例如最高銷售手續費5%,但誰被收過5%?一堆強友根本很久沒付過銷售手續費了

當然跟ETF比還是貴,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控制損失;讓獲利奔跑~

 

投資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持續買進,紀律留在場上,就算沒賺到,至少也學到。

@making99

making99

天使人

#5樓

大家應該比較喜歡不用付手續費吧
這裡的大大早就習慣買基金不需付手續費吧
買保險辦自動扣款,可以優惠 1%
不知為何買基金辦自動扣款,還要付3~5%手續費?
一人獨行,走得比較快,一群人走,走得比較遠。
@vqw

vqw

註冊會員

#6樓

銷售費是基金公司給銀行、基金平台的費用,我們怎能知道給了多少?

或者,基金公司作廣告,宣傳那檔基金,也從銷售費中扣。廣告可是很花錢的。

基金要賣得出去,當然需要宣傳,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花的還是我們買基金者的錢。
@ekone123

ekone123

天使人

#7樓

"vqw"銷售費是基金公司給銀行、基金平台的費用,我們怎能知道給了多少?

或者,基金公司作廣告,宣傳那檔基金,也從銷售費中扣。廣告可是很花錢的。

基金要賣得出去,當然需要宣傳,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花的還是我們買基金者的錢。


詳細費用內容可參考基金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
@8d8d

8d8d

名人堂成員

#8樓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ekone123"
"vqw"銷售費是基金公司給銀行、基金平台的費用,我們怎能知道給了多少?

或者,基金公司作廣告,宣傳那檔基金,也從銷售費中扣。廣告可是很花錢的。

基金要賣得出去,當然需要宣傳,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花的還是我們買基金者的錢。


詳細費用內容可參考基金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

銷售費的定義很明確,有興趣可參考大大附的財報

發基金跟賣基金是政府給執照的產業,管理非常嚴格,每個費用都寫在會計師簽核的財報,都是公開資訊,你可以去看

沒有要會基金公司說話.我手中有基金也有ETF,各取強項一起幫我賺錢,但討論還是要就事論事,不管你買不買,事實還是事實,尊重個人選擇

~控制損失;讓獲利奔跑~

 

投資沒有奇蹟,只有累積。持續買進,紀律留在場上,就算沒賺到,至少也學到。

@229park

229park

新註冊會員

#9樓

最近半年慢慢接數ETF投資,費用真的低很多,會慢慢地把錢從基金抽出來,投資ETF半年的心得:
主動式的基金,因為有專門團隊運籌管理,收取較高的費用好像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大多主動式的基金績效都贏不了ETF,用基智網看績效那邊"基金績效圖"就會跑出基金對應的指數比較就知道了,就算基金的績效貼近指數或是贏了指數,但費用真的很貴,建議去搜尋綠角、市場先生的文章來看。
最近觀察到之前很夯的復華經技數位,從2012年的14漲到2018年的71,但去年美股從27000下修到22000,台股也從1萬多下修到9000多,指數才跌10%多,復華經濟基金腰斬,最近又回彈到1萬多,但這支基金卻也動也不動,這是最好的例子。很多基金過往的績效都不能保證未來,但你是買ETF投資,不但不用煩惱選股,也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近期避險情緒升溫,美國公債的基金台灣根本沒有,只有類似的,就算信評A等級以上的,仔細看他持股,發現也只是平均(好比說80%投資級20%高收,或是國庫債混公司債、MBS等等),並不像指數簡單、有效,ETF有公債短、中、長天期,也有AAA至A級公司債,不像基金只能混著打包買。
像台灣人很喜愛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本來我也想要買的,但接觸ETF投資後,開始注意費用率的問題,這隻基金經理費一年要1.7%+基富通沒打折買(也比銀行低)0.45%,其他瑣碎費用都不算,一年就要2.15%,非常嚇人,然後這支基金定時定額五年台幣年化才1.42%(美國走了10多頭耶),淨值一直下跌(配本金),要含息報酬率才會正,讓我了解到目前要把資產養大才是上策,而不是去買這種退休人士的產品。
如果台灣哪天有月配息連結高收益債指數、新興市場債指數等等,或者是目標到期債卷月配息,這些基金應該都不會有人買了....
小妹我投資歷史不到2年,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前輩提點,謝謝
@jerrysun

jerrysun

註冊會員

#10樓

銷售費5%,表定公告的費率,通常都會打折
但費用高是真的,在意的話可以選擇ETF,開復委託,現在很多卷商都可以用台幣扣款。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11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我真的很討厭這種「你死我活」的討論,我會買基金也會買ETF,就是各看各的好處,各用各的強項。

如果費用是唯一標準,那全聯該打死citisuper,Jasons早該消失。

算了,各信各的,各走的路就好。

我被媒體說是「理財過度的狂人」,沒水準又不太理性,夠水準的理性討論前輩說好多了,參考以下~

ETF績效都打敗基金?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2019/01/10)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705

[基金 VS ETF] ETF績效跟手續費幾乎都完勝基金,為何要投資基金呢?基金真的比不上ETF? (2018/11/14)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641

【投資心路歷程】從股票基金轉到美股ETF,又轉到台股,後來學會慢慢養大債券基金,最後到核心衛星基金互養來準備退休金 (2018/10/12)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441

【在美券商開戶買ETF心得分享】1.在台投資基金獲利不輸美股ETF; 2.在美券商分批買,手續費跟在台買境外基金差不多..... (12/24)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5536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vqw

vqw

註冊會員

#12樓

"mrchildren"我真的很討厭這種「你死我活」的討論,我會買基金也會買ETF,就是各看各的好處,各用各的強項。
0本金祖師爺,沒氣沒氣。討論只是各言爾志,各呈所是,信不信各人選擇,沒人勉強。這是討論區的可貴之處,而我只是想發現新大陸,找到一個好的小島,可以去那裡當王,不愁吃喝多好
@vqw

vqw

註冊會員

#13樓

"229park"最近半年慢慢接數ETF投資,費用真的低很多,會慢慢地把錢從基金抽出來,投資ETF半年的心得:
主動式的基金,因為有專門團隊運籌管理,收取較高的費用好像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大多主動式的基金績效都贏不了ETF,用基智網看績效那邊"基金績效圖"就會跑出基金對應的指數比較就知道了,就算基金的績效貼近指數或是贏了指數,但費用真的很貴,建議去搜尋綠角、市場先生的文章來看。
最近觀察到之前很夯的復華經技數位,從2012年的14漲到2018年的71,但去年美股從27000下修到22000,台股也從1萬多下修到9000多,指數才跌10%多,復華經濟基金腰斬,最近又回彈到1萬多,但這支基金卻也動也不動,這是最好的例子。很多基金過往的績效都不能保證未來,但你是買ETF投資,不但不用煩惱選股,也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近期避險情緒升溫,美國公債的基金台灣根本沒有,只有類似的,就算信評A等級以上的,仔細看他持股,發現也只是平均(好比說80%投資級20%高收,或是國庫債混公司債、MBS等等),並不像指數簡單、有效,ETF有公債短、中、長天期,也有AAA至A級公司債,不像基金只能混著打包買。
像台灣人很喜愛的聯博全球高收益債,本來我也想要買的,但接觸ETF投資後,開始注意費用率的問題,這隻基金經理費一年要1.7%+基富通沒打折買(也比銀行低)0.45%,其他瑣碎費用都不算,一年就要2.15%,非常嚇人,然後這支基金定時定額五年台幣年化才1.42%(美國走了10多頭耶),淨值一直下跌(配本金),要含息報酬率才會正,讓我了解到目前要把資產養大才是上策,而不是去買這種退休人士的產品。
如果台灣哪天有月配息連結高收益債指數、新興市場債指數等等,或者是目標到期債卷月配息,這些基金應該都不會有人買了....
小妹我投資歷史不到2年,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前輩提點,謝謝
妹妹很好的分享。我就是所謂的退休人士,不想太動腦筋,買了配息基金,每月都會給我利息,基金也不會倒,多少也要賺,年賺12%、8%就好。

不過您分享ETF分享得很好,害我心癢癢的,以前也買股票。不買外國的,麻煩,單買國內的0050、0056,這方面您有更好的分享嗎?怎樣買?
@229park

229park

新註冊會員

#14樓

"vqw"
"229park"....小妹我投資歷史不到2年,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前輩提點,謝謝
妹妹很好的分享。我就是所謂的退休人士,不想太動腦筋,買了配息基金,每月都會給我利息,基金也不會倒,多少也要賺,年賺12%、8%就好。

不過您分享ETF分享得很好,害我心癢癢的,以前也買股票。不買外國的,麻煩,單買國內的0050、0056,這方面您有更好的分享嗎?怎樣買?


您好^^
因為本身有美金部位,是用複委託買的,台灣的比較沒有涉略,但是0050、56最近網路很多文章、影片可以搜尋,我主要是看綠角還有市場先生的文章。
@northwind

northwind

註冊會員

#15樓

"vqw"......您分享ETF分享得很好,害我心癢癢的,以前也買股票。不買外國的,麻煩,單買國內的0050、0056,這方面您有更好的分享嗎?怎樣買?


美國券商網路就可以開戶
TD 或 First trade 都很多人用

怕突然掛點家人又不知道你錢放美國的話
可以在台灣開複委託 , 但這要搜尋一下,不是每間銀行都有,且手續費也貴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6樓

看來很多人吃了不少所謂專家的口水,然後有著接近造神的舉措 … 那麼,就讓我們來認清現實吧!(部分篇幅來自於我之前的發文)

費用

基金銷售費
不管是ETF或共同基金,銷售費用是基金內扣費用的成分之一。很多大大把 “最高銷售費5%” 當成通路手續費,實際上是錯的,因為至少一定另外還有通路手續費之外的成分,例如:投信給通路的銷售獎金,甚至搞不好基金公司所謂的銷售費用跟通路手續費完全無關。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有一則差點造成 “銀行以後賣基金不收手續費” 誤解的新聞 (詳下超連結)。其實際的意思是說:以前銀行賣基金靠客戶買入時的手續費賺錢,但因為客戶的資金就那麼一筆,所以常有理專引導客戶頻繁交易基金的不當行為,如此才能讓銀行賺更多的手續費收入、理專也能有更高的績效獎金,但這樣的作法對客戶通常是不利的。連客戶在金融海嘯低點買進淨值極低的配息基金,幾乎是可以放上幾十年,當成傳家寶的,理專甚至都還勸客戶賣掉,去進行無意義的轉換。所以,金管會打算將理專獎金由 “流量” 導向 “存量”,只要客戶放在銀行的基金部位越大,理專的獎金就越多,這樣其實跟投信基金公司的營利模式一致:你放在投信的基金部位越大,不要贖回變現、或是轉到其他公司,那麼投信就能持續賺取那些內扣費用,為公司創造獲利。
viewtopic.php?t=5792

投信基金公司應該不太會去管通路要收多少手續費,敢收得高、而且收得到,那算是通路自己厲害。鉅亨網常會在新基金上架時推免手續費,這時鉅亨網要賺甚麼?純做功德嗎?當然不是。這時鉅亨網應該是跟投信基金公司已經談好一個專案:若免手續費推廣期間的總買入金額超過某一定門檻,投信公司還是會給鉅亨網一筆獎金,等於是投信公司為了上架,而採取一個讓利的行為。如此一來,以後投信公司多了一個通路,通路的銷售商品更完整,而投資人可以省去手續費,算是一個三贏的局面。

內扣費用
不管是ETF或共同基金,內扣費用是投資人完全使不上力的一塊,不該成為投資人焦點。

若有三名代操經理人:
A的收費是代操金額1.6%、外加獲利金額10%
B的收費是代操金額1.0%、外加獲利金額6%
C的收費跟A一樣,是代操金額1.6%、外加獲利金額10%

給每個經理人500萬代操,假設一年過去了:
A幫你獲利100萬,所以A收8萬+10萬=18萬,你實得600-18=582萬
B幫你獲利50萬,所以B收5萬+3萬=8萬,你實得550-8=542萬
C只幫你獲利10萬,所以C收8萬+1萬=9萬,你實得510-9=501萬
隔年你會因為B一定收得比較便宜,就全部給B代操嗎?老實說,我不會,我應該還是會選擇代操績效比較好的經理人。

若某一年大環境不好,三個經理人全部虧損,只是A虧損的比B少、B又比C少,A跟C還是照收代操部位那1.6%,B照收代操部位1.0%,但B根本也不會退半毛錢給你,以彌補你的虧損,不是嗎?就像你買ETF虧損,基金公司也不會退費給你。

實際上,一堆A跟C的組合就是共同基金,有績效上乘的、也有很鳥的,B就是ETF,收費低,而績效大致在中等。你怎不問B沒花力氣精神去做甚麼選擇,還要跟你收錢?我不會這樣說,因為B後面還有惡人,例如一個叫 "明晟" 的,編個指數就能一路賺下去、賺到地老天荒。

綠角的意思是說:若共同基金能收取跟ETF一樣低的內扣費用,那麼投資人的獲利更多,但是 … 這不是一句廢話嗎?那是不是也可以東施效顰地說:如果ETF的內扣費用再打8折,投資人可以賺更多,你會覺得這句恆成立的X話對投資人的獲利有任何幫助嗎?當然沒有!因為這就很單純只是一句沒營養的X話。

我在一開始說了不是很確定的話:”銷售費用是基金 (不管ETF或共同基金) 內扣費用的成分之一 … 甚至搞不好跟通路手續費完全無關。”,但我並不想花時間去瞭解,因為不值得。簡單來說,投資人不需要在意內扣費用,而應聚焦於其他成本 (如:通路手續費、稅負) 與績效 (獲利)。其實,投資人也可以自己打造類似0050 ETF的績效,只要照著台灣50指數的比例去持有台灣上市市值前50大的個股就好了。但最終你還是會輸給0050。為何?因為買賣0050的證交稅比買賣個股少。請記住稅負也是成本的一環,就像你買境內基金的配息會被綜所稅27萬/年的利息免稅額卡住,但若買境外基金,在沒有其他基本所得來源的情況下,獲利 (資本收益+資本利得) 的免稅天花板高達670萬/年。



績效

這裡先不談通路手續費跟稅負,但已包括內扣費用,因為我們在MoneyDJ、鉅亨網、… 等公開網站看到的數值已是扣除內扣費用後的價格了。另外,原則上可以把一個市場想成是一整個班級的學生,然後將其價格表現看成是考試成績。

專家說:很多共同基金或個股的績效比不上ETF,這又是實話、也是廢話。但到底有多少?先不管精算後為何,應該接近一半,以一個35人的班級來說,因為學業成績接近常態分布,所以全班平均成績就算不是剛好在第18名,應該也大約落在第16~20名之間。但若可以選擇,你會選一個叫做 “平均成績” 的虛擬學生 (ETF是一個可交易的標的,但其追蹤的是虛擬、不可交易的指數),而不是選擇一個之前成績常常名列前茅的學霸嗎?如果選了平均成績,其實就是自願接受一般般的績效,而不願意挑戰更多的獲利。

長時間下來,”個股比不上ETF” 這句話應該沒錯,其道理有點像中國人說的 “富不過三代”,因為長時間下來,可能沒有一支基金或個股能一直勝過平均水準。但到底是多長的時間?其實沒有人知道。但就算學霸偶爾一兩次搞砸,沒達到全班平均成績、或是共同基金或個股在某些短時間表現不如大盤,也不見得就會一直爛下去,對吧?雖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因為資本市場之所以有趣,就是 ... 沒人說得準。

"229park"最近觀察到之前很夯的復華經技數位 … [/quote]先正名一下是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在一個大波段還沒走完時,妳又怎知復華數位經濟不會是前幾名衝到終點線的選手?如果妳是只持有基金一兩周或一兩個月的話,那就另當別論。我對這支基金的觀察比妳多,詳下表,妳能在下表中的幾支基金選出最先衝過終點線的那一支嗎?若真能那麼神,那是不是該直接買樂透比較快?

"229park"很多基金過往的績效都不能保證未來,但你是買ETF投資,不但不用煩惱選股,也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買ETF可能比較不用煩惱選股,但有誰跟你保證會跟以前一樣好?如果看巴老的波克夏,從成立之初到2015年漲了200多倍,但21世紀前15年只漲4倍,亦即年化報酬率10%左右,但20世紀時年化卻能高達3x%、漲了至少50倍,但也沒有人拿上個世紀的績效去海K巴老呀!為何?因為就是最近市場不好做,不然還能怎樣?可放空的操作不算的話,在2018年整年不虧損就已經是神人了,還能強求賺多少?請問VT或0050在2018的表現有像2009~2017那麼亮眼嗎?全都是負報酬啊!而股市本來就是緩漲急跌,而且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大跌,8~12年會有災難,但是超長期還是維持向上的趨勢,然後ETF只是表現市場的平均直、卻又能獨立於大跌之外?這 … 完全不科學!



擇股?擇時?自適!

[quote="mrchildren"]我真的很討厭這種「你死我活」的討論,我會買基金也會買ETF,就是各看各的好處,各用各的強項。
完全認同!我買配息基金,也買不配息的股票基金、ETF、甚至期貨。只能說,投資說穿了就是擇股與擇時而已 (此處所謂擇股的股是指標的、而非指個股股票)。

擇股
懶得擇股的人就選ETF,倒也省事,但實際上也沒那麼容易。例如:是只要買全球型ETF、還是自己買入幾支區域型ETF去組一個自己的全球型組合ETF (例如:美股股市ETF+非美股市ETF)?直接買入全球型最簡單,但若美國不好,資金流向他國(例如新興市場),那麼單一全球型ETF裡的各個成分就會互相拉扯,美其名是不會全跌,但漲的會被跌的拉下去,得到的結果就是低波動、低獲利。若自己多買幾支ETF去組全球型,漲多的就可以獲利了結、轉換標的,這也很像蕭碧燕以前的投資方法:買入一堆新興市場,因為行情此起彼落,每年都有幾支漲多可以收割。但若這樣做,妳還是要傷腦筋到底非美要買幾支ETF?與美股ETF的配置比例為何?還是幾道傷腦筋的選擇題啊!

擇時
很多人是因為不想擇時而費神於擇股,希望能只聚焦在某些特定標的,而且最好能持續傳承好幾代。我自己的看法是:不管甚麼標的,決定不擇時,就要有獲利降低、甚至虧損的打算。

既然ETF每隔幾年還是會虧 (例如2018年),那麼綠角為何大推ETF?我的推測是:綠角目前是執業醫,還沒到退休的年紀,就所謂 “股市通常緩漲急跌,而且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大跌,8~12年會有災難,但是超長期還是維持向上的趨勢” 而言,可以好整以暇地坐享上升段的漲勢。就算到了他要退休的年紀,且剛好碰上大跌段,他也不會太傷腦筋,因為就像只買賣0050就賺飽飽的施昇輝說:就算0050從最近的7x、8x塊狂跌到50塊,他也不擔憂,為何?因為每個月只要賣一張就能過日子,就他手上的庫存而言,可以賣個幾十年,他又何須擔憂?

雖說定期 (不) 定額是一個有效降地成本的好方法,但最後持有的標的終究會變成一個大單筆。若不擇時,哪天需要錢用、而不得不賣時,就可能不幸地碰到大跌段,而獲利大幅減少、甚至虧損。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定期 (不) 定額還是要擇時實現獲利、落袋為安,否則可能是一場空。

最不傷腦筋的方式就是放定存,除了不會被收取任何額外費用外,而且幾乎一定保本。但若以一個擁有上億身家的人來說,中央存保只保障300萬,所以實務上要分別存在33家不同的金融機構 (同一金融機構之分行併計為同一家),然後大費周章搞一整年只拿到100多萬,最後超過27萬利息免稅額的部分要計入所得稅,另外還可能再被扣到健保補充費,簡直就是 … 吃飽太閒。



結論
可以不想花時間、可以自認無擇股擇時的天分 (雖然強網指標已經在幫我們做這些事了),但版上有更多大大願意去挑選績效可能更高的標的,並在相對低點進場、相對高點賣出,以賺取比平均水準更高的獲利。簡單說,每個工具有其特性,只要完全瞭解,能妥善運用即可,回到最高指導原則,就是 “自適” 而已。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服、或適合自己的模式,因為其他人的生活不見得適合你過。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日月明

日月明

天使人

#17樓

"vqw"不過您分享ETF分享得很好,害我心癢癢的,以前也買股票。不買外國的,麻煩,單買國內的0050、0056,這方面您有更好的分享嗎?怎樣買?
個人略有接觸,一點經驗提供參考.
0050、0056都是向國內券商買,和股票一樣都在股市交易,證券交易稅率比股票低。
首推 樂活大叔 施昇輝的投資方式,簡單易學,不用時時盯大盤。
至於他的著作書名有18%只是噱頭,多頭時不難,空頭時可能套牢。
不少網民糾結在18%論戰,方向不對 真的無言。
施先生首重生活,投資不影響生活,樂活過日子才是他的目標。

他的ETF投資方式重點如下:
0050:
1.股市多頭時「大盤 日K<20,買;日K>80,賣」。
2.大盤跌破季線超過一個月,無法站回季線,理論上進入空頭市場,建議下修成「大盤 日K<10,買;日K>70,賣」。
3.如套牢,不停損,就領股利。
4.若要籌措生活費用過日子,一次賣一張。

0056:
財力有限者如小資族,建議買0056,買了就忘記它,專心工作,純領股利,有錢再買。


至於買基金 還是ETF 的費率高低問題,看法是:費率高 又何妨,報酬率更划算 就值回票價了

能將所學 去蕪存菁 融會貫通

跳脫陳規 因地制宜 隨機應變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18樓

"日月明"
"vqw"不過您分享ETF分享得很好,害我心癢癢的,以前也買股票。不買外國的,麻煩,單買國內的0050、0056,這方面您有更好的分享嗎?怎樣買?
個人略有接觸,一點經驗提供參考.
0050、0056都是向國內券商買,和股票一樣都在股市交易,證券交易稅率比股票低。
首推 樂活大叔 施昇輝的投資方式,簡單易學,不用時時盯大盤。
至於他的著作書名有18%只是噱頭,多頭時不難,空頭時可能套牢。
不少網民糾結在18%論戰,方向不對 真的無言。
施先生首重生活,投資不影響生活,樂活過日子才是他的目標。

他的ETF投資方式重點如下:
0050:
1.股市多頭時「大盤 日K<20,買;日K>80,賣」。
2.大盤跌破季線超過一個月,無法站回季線,理論上進入空頭市場,建議下修成「大盤 日K<10,買;日K>70,賣」。
3.如套牢,不停損,就領股利。
4.若要籌措生活費用過日子,一次賣一張。

0056:
財力有限者如小資族,建議買0056,買了就忘記它,專心工作,純領股利,有錢再買。


至於買基金 還是ETF 的費率高低問題,看法是:費率高 又何妨,報酬率更划算 就值回票價了

-------------------------------------------------------------------
其實買0050跟0056還是著眼在萬一套到了,長期還是會回來吧...
@vqw

vqw

註冊會員

#19樓

"日月明"
不錯的建議,謝謝。
@vqw

vqw

註冊會員

#20樓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21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我是布魯斯"簡單說,每個工具有其特性,只要完全瞭解,能妥善運用即可,回到最高指導原則,就是 “自適” 而已。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服、或適合自己的模式,因為其他人的生活不見得適合你過。


舉雙手雙腳同意,布魯斯老哥的邏輯跟氣度都讓人敬佩。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chicky

chicky

名人堂成員

#22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拿讚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MVP成就徽章:2022年度人氣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按讚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
"我是布魯斯"
結論
可以不想花時間、可以自認無擇股擇時的天分 (雖然強網指標已經在幫我們做這些事了),但版上有更多大大願意去挑選績效可能更高的標的,並在相對低點進場、相對高點賣出,以賺取比平均水準更高的獲利。簡單說,每個工具有其特性,只要完全瞭解,能妥善運用即可,回到最高指導原則,就是 “自適” 而已。選擇一個自己覺得舒服、或適合自己的模式,因為其他人的生活不見得適合你過。


每個投資人不論花多久,
都必須花費時間與精力,
找到最適合自己,
能吃得下、睡得著、正常說笑話的投資方式,
開始累積資產,
方有可能走向財務自由的目標。

巴菲特20230225致股東信:

「我投資時間有 80 年了——超過我們國家歷史的三分之一。

雖然美國人民傾向自我批評和懷疑,

我卻從沒見過長期做空美國是合理的。

我也非常懷疑,

這封信有任何一名讀者在未來會有不同的體驗。」

@pianoside

pianoside

註冊會員

#23樓

舉雙手雙腳加點頭如搗蒜,布大太強了
@熱狗熱GO

熱狗熱GO

註冊會員

#24樓

我是有賺錢就好
不用想太多
@莫大華

莫大華

註冊會員

#25樓

"我是布魯斯"看來很多人吃了不少所謂專家的口水,然後有著接近造神的舉措 … 那麼,就讓我們來認清現實吧!(部分篇幅來自於我之前的發文)......


布大已經把現實講出來,懂不懂箇中道理就看各人了
@FF4~15

FF4~15

註冊會員

#26樓

風向帶得有點誇張
如果有兩個投資商品給你選擇,一個費用低一個費用高,然後去買費用高的再說使不上力,然後應該注意其他別的費用?
應該這樣說,台灣人愛買的基金績效都輸給指數,真正贏指數的基金台灣人根本很少人買。
南非幣最近又回跌了烏龜又縮頭取暖了~
本人在這特此聲明縮頭烏龜暖意指之前在這網站觀察到南非幣一漲就有歌頌,一跌就默默無聞,是形容此狀況,亦無指名道姓,更無尊不尊重、罵人之意,盼請網友勿亂帶風向引發紛爭與本人無關,謝謝。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27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FF4~15"...南非幣最近又回跌了烏龜又縮頭取暖了~

真的很冤枉啊FF大哥,我們大家都一直都盯著南非幣看,時時刻刻都有新觀點分享,從來沒有躲起來過喔

南非停電問題又來鬧,南非幣兌臺幣出現修正走勢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795

配息組合版更是時常有南非幣的配息組合分享,當然會看個人的風險承受度,有些人得到的建議就是純美元組合。

配息組合版: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forum.php?f=46

個人觀點不同,互相尊重就是,罵人烏龜就有點說不過去囉。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28樓

反正F大對南非幣就是眥睚必報............
@日月明

日月明

天使人

#29樓

"FF4~15"...恕刪...
南非幣最近又回跌了...
同理 建請 FF4~15大 在南非幣上漲時,不要保持沈默,一定要來PO文,相信絕對更具說服力。

如今南非幣持有成本已經貶值到2.13,相較在高檔時 以 2.5432 新台幣兌換南非幣,損失不少。

能將所學 去蕪存菁 融會貫通

跳脫陳規 因地制宜 隨機應變

@vqw

vqw

註冊會員

#30樓

"mrchildren"
"FF4~15"...南非幣最近又回跌了烏龜又縮頭取暖了~

真的很冤枉啊FF大哥,我們大家都一直都盯著南非幣看,時時刻刻都有新觀點分享,從來沒有躲起來過喔
哈哈,他要我們練烏龜功,練上十年都不管,說不定烏龜也成仙了。
@ekone123

ekone123

天使人

#31樓

"FF4~15"風向帶得有點誇張
如果有兩個投資商品給你選擇,一個費用低一個費用高,然後去買費用高的再說使不上力,然後應該注意其他別的費用?
應該這樣說,台灣人愛買的基金績效都輸給指數,真正贏指數的基金台灣人根本很少人買。
南非幣最近又回跌了烏龜又縮頭取暖了~


恕小弟拙劣,能否請F大提出數據或圖表顯示哪些投資標的是「台灣人愛買的基金績效都輸給指數」
@熱狗熱GO

熱狗熱GO

註冊會員

#32樓

個人觀點不同,互相尊重就是,罵人烏龜就有點說不過去囉。[/quote]


怎麼可以罵人烏龜
漲的時候怎麼不出來分享分享
@FF4~15

FF4~15

註冊會員

#33樓

台灣人愛買的基金
富蘭克林新固收、NNL高收益債卷、NNL新興市場債,就舉這三隻好了
不是229Park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嗎?用基智網搜尋你買的基金,有一個績效你點進去,他就會拉出你買的基金VS相對應的指數,時間可以自己挑選,當然有些時間會勝過指數,但不易維持。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烏龜縮頭取暖只是在形容之前這邊發生的狀況,就是一漲就出來歌頌,一跌就默默不出聲,是形容詞這樣的狀況而不是罵人,亦也沒有指名道姓,也請不要亂帶風向製造紛爭,謝謝你。
@徐明楷

徐明楷

天使人

#34樓

難得看到F大出現,總是跌時才出現,漲时人不見~多多看法讓大家學學吧!
@熱狗熱GO

熱狗熱GO

註冊會員

#35樓

"FF4~15"台灣人愛買的基金
富蘭克林新固收、NNL高收益債卷、NNL新興市場債,就舉這三隻好了
不是229Park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嗎?用基智網搜尋你買的基金,有一個績效你點進去,他就會拉出你買的基金VS相對應的指數,時間可以自己挑選,當然有些時間會勝過指數,但不易維持。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烏龜縮頭取暖只是在形容之前這邊發生的狀況,就是一漲就出來歌頌,一跌就默默不出聲,是形容詞這樣的狀況而不是罵人,亦也沒有指名道姓,也請不要亂帶風向製造紛爭,謝謝你。


這你就錯了喔
去年九月跌的時候,一堆大大分享該進場了呦
反而非常的興奮
沒有不出聲喔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36樓

一堆人勸你不要砍在最低點,你也不聽.....
一堆人貼了自己的交易單,你也看不見.....
真是讓人看不透你啊...太難懂...
布大雖然龜毛又囉嗦(稱讚之意),他的話要加減聽拉,人家的復華準備要收割了...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7樓

指數不能被交易,只能交易追蹤該指數的ETF,而ETF也有內扣費用,只是比共同基金低些,拿基金跟無任何成本的指數比較,當然不容易勝出。所以,如某位大大看到共同基金還有可能勝過指數,但ETF一定輸給指數。

大致上,可以將投資人分成兩個班級:一班、二班,兩班學生之間存在這極大的差異,試舉兩例如下。然而不可否認地,ETF是非常適合一班人的理財工具,只要收入大於支出,有閒錢可以投入,也不想擇時進出,那麼就可以持續投入,等到退休再做打算。

* 關於借錢投資
一班:最好不要借錢投資,以免被斷頭就慘了。
二班:借低利的房貸就算了,還借利率更高的信貸,搞出個甚麼0本金退休計畫,也有人去借只需繳息的理財行房信貸,還有人居然想出投資型保單巢狀直借再投入這種主意 ... 五花八門,讓人看的頭都暈了!

* 關於勞保老年給付
一班:千萬不要一次領,以免被親友借去、或被孩子敗掉,可紮紮實實養自己到離席,而且報酬率頗高,因為政府是賠錢在辦勞保的 (雖說以後費率一定調高、年金可能減少)。
二班:卻是可能採取一次領出、投入高配息,不但有更多的錢可以花用,自己離席後還能傳承給下一代。

交易ETF,最好是直接開立美國證券戶,否則台灣ETF的內扣費用與交易成本可能不比共同基金的內扣費用低。至於,要不要開立美國證券帳戶,就看個人的考量了。

試著比較一下幾支基金與FundDJ所選的指數10年期的績效,看來都不比指數差,表示勝過ETF (如果有這樣的ETF的話,因為有指數未必會有其對應的ETF),其它年期則未必,要當二班的學生就要認命地去擇股擇時,才會有勝過平均、亮眼的報酬。

1. chicky大高拋低接數回、整體績效達600%的貝萊德世界科技
2. 前幾天發文有提到最近淨值已飛越2018年高點的富達全球科技
3. 手上的一支冷門股 (不過我買的是澳幣計價,但線圖為美元) ... 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
為何沒有復華數位經濟?因為FundDJ此項比較功能似乎不適用於境內基金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日月明

日月明

天使人

#38樓

"我是布魯斯"* 關於借錢投資
一班:最好不要借錢投資,以免被斷頭就慘了。
二班:借低利的房貸就算了,還借利率更高的信貸,搞出個甚麼0本金退休計畫,也有人去借只需繳息的理財房信貸,還有人居然想出投資型保單巢狀借再投入這種主意 ... 五花八門,讓人看的頭都暈了!
布魯斯大 更換2個字 請別見怪
1.理財房信貸,看到“行房”二字,有點納悶。
2.投資型保單巢狀借。

能將所學 去蕪存菁 融會貫通

跳脫陳規 因地制宜 隨機應變

@jack1234

jack1234

註冊會員

#39樓

斐幣哦…只要破我的計劃成本,必定囤貨,不過上次買它已是去年的事了…
南非哦…我感覺比台灣卡穩卡有未來性欸…年紀大患感官失調了嗎?…顆顆…

Jack

 富貴逼人....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0樓

"日月明"
"我是布魯斯"* 關於借錢投資
一班:最好不要借錢投資,以免被斷頭就慘了。
二班:借低利的房貸就算了,還借利率更高的信貸,搞出個甚麼0本金退休計畫,也有人去借只需繳息的理財房信貸,還有人居然想出投資型保單巢狀借再投入這種主意 ... 五花八門,讓人看的頭都暈了!
布魯斯大 更換2個字 請別見怪
1.理財房信貸,看到“行房”二字,有點納悶。
2.投資型保單巢狀借。
不會見怪啦!自己打錯字,校稿時又沒查出來,我比較不好意思哩!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yyy0302

yyy0302

註冊會員

#41樓

"making99"大家應該比較喜歡不用付手續費吧
這裡的大大早就習慣買基金不需付手續費吧
買保險辦自動扣款,可以優惠 1%
不知為何買基金辦自動扣款,還要付3~5%手續費?


不然銀行吃甚麼?保險不一樣.保險公司在你買保單繳保費時就有賺錢了.銀行就靠賺取手續費了
一樓
最新
TOP
END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2024 fundhot.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