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根據FBI訊號操作,有了一些心得
年初,算旺季,幾乎基金很少賠錢
但南非幣、黃金、拉美等基金的買訊,都不是在年初,而是2017年年末
那時因測試FBI訊號,只要有訊號,就下單
因不知道訊號到底有多少,股基每檔金額都控制在1000美金以下
萬一沒買滿,就算了。
因是測試,心態是抱短,只要績效達到8%以上,就會贖回。
2018年初,FBI績效挺不錯。
----------------------------------------------------------------------------------
但是,一個問題來了……
當內心強烈OS:FBI績效還真的不錯,以後就給它….那時最強的訊號也唯一(?希望沒記錯)是<公用事業>,本著<鐵定賺>的心態
加上個人古老的概念,<公用事業>在股市震盪,往往有避險作用
金額就給拉高投資到5000美金,每天給它日日扣,扣到深紫不見啦!
後來雖有其他訊號出現,如礦業、能源、黃金,單國,
因公用事業暫時沒看到績效,擔心它們也不漲,就少少給它減少金額,不到1000!
----------------------------------------
悲慘的來了,
本以為該大漲的<公用事業>沒漲,但其他的能源、黃金、歐洲單國等等
連XX公司的數位經濟,
都是漲得績效快比南非幣和高收益債利息好哩
----------------------------------------------------
以前只要跟著FBI下就會漲,這次竟然....
到底,<公用事業>沒漲,是FBI的錯嗎?
若是,為何其他的就亂漲得令人心花怒放呢?
-----------------------------------------------------
根據技術指標來<選股>(指的是股票喔),若不是籌碼因素,
那支個股會上漲和下跌,其實運氣和機率參半。
因此,用技術面操作股票,非常重視<停損>。
若不是空頭,基金比較不會有一直下去不見底、甚至變壁紙的危機。
(若非大筆單壓)也比較不必如此執著<停損>。
因沒有停損保護,這次FBI操作經驗,有了不錯的心得:
訊號出現,個人的資金控管就很重要。
必須按照當初自己設定的規劃金額,紀律下單,才是唯一解。
這時候,碰到某一檔不漲,還有其他檔在戶頭內,內心也不會如此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