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買投資型保單的基金,是否更有保障也較能保本?

20337
@Regy483297

Regy483297

註冊會員

#1樓主

大家好,

因為近來有買“安達人壽天生贏家變額萬能壽險”投資型保單的關係而爬文,才發現有這麼棒的基金投資網站可吸收各位大大的成功經驗,故立馬加入天使人的行列向大家學習更多的投資知識

回頭說個人的疑問:這保單的優點是往生後子女可領回保險費的115%,若往後有1~6級殘障或重大燒燙傷時也可請領保險金,而剛好我這份保單買的就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南非幣),除了前4年要扣繳保費約2%以外,若以年化報酬率16%來試算,應該還剩14%月配的報酬率,在個人看來,撐過保費扣繳4年後就和一般我們自己在基金平台買基金的獲利是相同的,唯一影響到的就只是不如自己能在基金平台方便轉換標的問題而已

我夫妻倆打的算盤是,不論未來基金再怎麼差,只要月領息還能生活就好,往後還能完整留下原保額的115%給後代,完全不吃虧,近來還有加碼的打算,但唯恐還有那些盲點沒考慮到,請教見多識廣的大大們,我的如意算盤是否有問題?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2樓

有兩種答案:

當然有問題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結構是:不少金額先放進保險公司與業務員口袋 + 再拿其中一點點去幫妳買一年期的保險 + 剩下的再投入實際的連結標的。保費500萬就買一年期500*115%=575萬保額,保費其實都還蠻便宜的。

當然沒問題
自己花錢買一年期定期險+平台手續費應該不到4%、搞不好不到2%。如果完全不在乎上述紅色字體部分的無效支出,那就沒甚麼問題。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wtony

wtony

註冊會員

#3樓

我一直都覺得,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elinor1004

elinor1004

註冊會員

#4樓

我算是基金新人,但對保單還算有些研究,和您分享一些我剛才查到的資料。投資型保單的壽險成本比定期壽險便宜些,但是年齡越大,壽險成本越高,就會快速消耗掉保單的淨值,也就是裡面的錢,尤其是男性保費貴不少。

若是40歲男性,每年一百萬壽險費用是(1.8783×100×12)2254元,女性是(0.685×100×12)822元。但是50歲時男性一百萬壽險就要(4.28×100×12)5136元,女性是(1.66×100×12)1992元。60歲男性是(9.1192×100×12)10943元,女性是(4.1533×100×12)4984元。70歲男性是(21.2967×100×12)25556元,女性是(11.7342×100×12)14081元,這些數據是照著下面附的安達保單條款算出來的。

由此可見,除非晚年的壽險成本是您願意付出且保單淨值也夠扣的,否則投資型保單不太會有人願意一直持有到老。

保單業務員通常只告知消費者保單的壽險保本,卻沒提醒消費者晚年的壽險成本有多高,有可能會吃掉極高的保單價值(80歲男性一百萬壽險要49.9517×100×12=59942元,女性要34.69×100×12=41628元)。

所以,我必須要殘忍的告知您,這樣的保單要給孩子當我們為人父母留下的遺產時,除非是我們沒活到保險成本很高的歲數,所以保單淨值沒被保險成本消耗太多,不然就是保單投資標的很賺錢,年復一年扣掉保險成本後仍有不少錢在保單裡面。以下我附上剛才在安達官網的截圖,供您參考。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5樓

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保單3千萬以內的額度是不會被扣海外所得也可以躲避CRS帶來的追稅效應所以用原PO的保單試算約有最高400萬境外收入可以免稅

2)因為是保險所以是運用配息的概念去支付保費確保再保單有效期限內資產可以順利移轉到下一代但由於危險成本的部份是隨年齡和性別等條件計算費率逐年上調因此如果基金淨值下降或配息率減少或匯率因素變動仍會侵蝕每月預期配息所得最差情況(例如基金強制結算)也有可能要每月再額外負擔保費成本

3)通常這種規劃是因為被保人為家中主要的收入來源並切因為臨時的意外倒致無法償還較高額的貸款(通常是房貸)此時保單的保障額度可以代為償還(因為是變額因此保障額度事實上可以增減如果原po調整為100%等於是變相降低危險成本的費用當然也可以視需要調整成200%當然此時保費成本就增加)

4)買這個產品一樣是在對賭是否能在一定時間內撐過領息將保費全額領回屆時相當於多了一份免成本的保障又由有節稅功能只能說何時買進結果應該也會不同相較於借房貸來配息個人認為風險仍相對低很多的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6樓

"elinor1004" ... 保單業務員通常只告知消費者保單的壽險保本,卻沒提醒消費者晚年的壽險成本有多高,有可能會吃掉極高的保單價值 ...

我娘的保險業務員就很有良心,她早早就提醒壽險保費可能高到完全無法實際再投入。不過,礙於我娘是老古板的觀念,又不想去跟她提死不死的問題 (哪像我早早就立好遺囑、預估自己只會活到75歲),再加上金額真的不算多,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elinor妹子應該當過保險業務吧? :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強大

我是強大

管理員

#7樓

成就徽章:強基金創辦人
"Regy483297"以年化報酬率16%來試算,應該還剩14%月配的報酬率...


兩個觀念提醒:

1. 只要是投資,一定不保本,更何況是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南非幣避險這種高波動的基金商品。

2. 配息基金的報酬率,來自「配息」加「資本利得」(配息後的淨值漲跌),年化配息率16%不代表年化報酬率16%,因為還要加上資本利得。

去年(2018)多數配息基金的資本利得都是負數,如M大最新0本金文章(下文)提到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南非幣避險去年的淨值跌幅是-15.28%,加上配息後的報酬率為-1.06%。

【1年領100萬「0本金退休」實驗27】2018年「年領百萬」、「淨值平穩」、「未來風險控制」三個成果達標嗎? (2019/1/15)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6715

Investment success doesn't come from "buying good things",

but rather from "buying things well" 

(投資成功不是因為買到好東西,而是因為「買得好」。) 

~by Howard Mark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elinor1004

elinor1004

註冊會員

#8樓

"我是布魯斯"
"elinor1004" ... 保單業務員通常只告知消費者保單的壽險保本,卻沒提醒消費者晚年的壽險成本有多高,有可能會吃掉極高的保單價值 ...

我娘的保險業務員就很有良心,她早早就提醒壽險保費可能高到完全無法實際再投入。不過,礙於我娘是老古板的觀念,又不想去跟她提死不死的問題 (哪像我早早就立好遺囑、預估自己只會活到75歲),再加上金額真的不算多,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elinor妹子應該當過保險業務吧? :

我沒當過保險業務,倒是好幾個保險業務想拉我入行或兼差我沒跟著去。保險研究是個人興趣而已,都是自己沒先把保單看清楚就買、又錯過審閱期因而吃過某種保單的虧後才學會該種保單的優缺點。不經一事,不張一智,都是繳學費(保費-_-#)學來的。
@elinor1004

elinor1004

註冊會員

#9樓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保單3千萬以內的額度是不會被扣海外所得也可以躲避CRS帶來的追稅效應所以用原PO的保單試算約有最高400萬境外收入可以免稅

2)因為是保險所以是運用配息的概念去支付保費確保再保單有效期限內資產可以順利移轉到下一代但由於危險成本的部份是隨年齡和性別等條件計算費率逐年上調因此如果基金淨值下降或配息率減少或匯率因素變動仍會侵蝕每月預期配息所得最差情況(例如基金強制結算)也有可能要每月再額外負擔保費成本

3)通常這種規劃是因為被保人為家中主要的收入來源並切因為臨時的意外倒致無法償還較高額的貸款(通常是房貸)此時保單的保障額度可以代為償還(因為是變額因此保障額度事實上可以增減如果原po調整為100%等於是變相降低危險成本的費用當然也可以視需要調整成200%當然此時保費成本就增加)

4)買這個產品一樣是在對賭是否能在一定時間內撐過領息將保費全額領回屆時相當於多了一份免成本的保障又由有節稅功能只能說何時買進結果應該也會不同相較於借房貸來配息個人認為風險仍相對低很多的

我的確沒買這個商品,因為早年買過投資型保單發現在前6年保險公司會收走年化保費的150%後嚇到(我那時買×誠人壽第一年6萬保費100%被收走,保單還是靠另外繳的三倍保費18萬又被扣5%後的171000中扣壽險才能留下來的,後來五年的保費我就沒再繳了),所以後來雖再買過一張躉繳20萬的南山,被扣掉5%一萬也痛,但是看在壽險成本便宜我就一直留著,打算壽險太貴時就解約。

我想,您應該才是布大說的保險人員,因為您分享的資料很專業呢!不過,對於您第四點說到「……免成本的保障……」這段可能很難被這裡的大大們認同,別說到80歲這種4、5萬的壽險成本了,就是70歲的2.5萬(男)或1.4萬(女),也都是要從保單淨值支付的啊!

所以呢,謝謝您分享的專業知識,不過,我想這個保單還是適合年輕到壯年人買,不太適合老人買。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0樓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保單3千萬以內的額度是不會被扣海外所得也可以躲避CRS帶來的追稅效應所以用原PO的保單試算約有最高400萬境外收入可以免稅

原 PO 並未寫明任何金額,何以大大能夠推論出 400 萬?

3,000萬 vs 海外所得?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為 670萬,含超過 3,330萬的保險給付,這些都跟樓主所言對不上?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11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elinor1004"
"Julian"......因為是保險所以是運用配息的概念去支付保費確保再保單有效期限內資產可以順利移轉到下一代但由於危險成本的部份是隨年齡和性別等條件計算費率逐年上調因此如果基金淨值下降或配息率減少或匯率因素變動仍會侵蝕每月預期配息所得最差情況(例如基金強制結算)也有可能要每月再額外負擔保費成本

3)通常這種規劃是因為被保人為家中主要的收入來源並切因為臨時的意外倒致無法償還較高額的貸款(通常是房貸)此時保單的保障額度可以代為償還(因為是變額因此保障額度事實上可以增減如果原po調整為100%等於是變相降低危險成本的費用當然也可以視需要調整成200%當然此時保費成本就增加)......

我的確沒買這個商品,因為早年買過投資型保單發現在前6年保險公司會收走年化保費的150%後嚇到(我那時買×誠人壽第一年6萬保費100%被收走,保單還是靠另外繳的三倍保費18萬又被扣5%後的171000中扣壽險才能留下來的,後來五年的保費我就沒再繳了),所以後來雖再買過一張躉繳20萬的南山,被扣掉5%一萬也痛,但是看在壽險成本便宜我就一直留著,打算壽險太貴時就解約......

兩者的差異在展現出來的專業水準,以及......標點符號

一種米養百種人,有人願意為了省麻煩而願意多付出費用,買個投資型保單就買到投資跟保險。有人傾向省成本去買到更多質量,就把保險跟基金分開,讓專業的來。

本來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前提是話要講清楚,剩下的就讓投資人自己選擇。

(或許我抓錯重點,但我真心覺得要把話講清楚,標點符號是基本禮貌......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12樓

"我是布魯斯"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保單3千萬以內的額度是不會被扣海外所得也可以躲避CRS帶來的追稅效應所以用原PO的保單試算約有最高400萬境外收入可以免稅

原 PO 並未寫明任何金額,何以大大能夠推論出 400 萬?

3,000萬 vs 海外所得?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為 670萬,含超過 3,330萬的保險給付,這些都跟樓主所言對不上?


抱歉可能沒寫清楚意思原PO有特別說明是南菲幣計價的安聯收益成長16%扣除2%約14%
3300*14%=462我偷懶湊整數
至於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應該是布大的一種誤解
免稅額的詳細可以參考一下這個連結
https://m.cnyes.com/news/id/3719342
因此高資產戶而言這種方式確實有達到結稅規劃(我猜主因是用來隱藏資產揭露)
另外我不是保險人員但為了研究保險這種產品有花時間上過課差沒有考取保險業務員的執照了
所有投資還是得回歸遊戲規則
會有產品設計出來(供給)表示有人會買單(需求)
所以我才說你應該沒買過這種產品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3樓

"Julian"
"我是布魯斯"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保單3千萬以內的額度是不會被扣海外所得也可以躲避CRS帶來的追稅效應所以用原PO的保單試算約有最高400萬境外收入可以免稅

原 PO 並未寫明任何金額,何以大大能夠推論出 400 萬?

3,000萬 vs 海外所得?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為 670萬,含超過 3,330萬的保險給付,這些都跟樓主所言對不上?


抱歉可能沒寫清楚意思原PO有特別說明是南菲幣計價的安聯收益成長16%扣除2%約14%
3300*14%=462我偷懶湊整數
至於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應該是布大的一種誤解
免稅額的詳細可以參考一下這個連結
https://m.cnyes.com/news/id/3719342
因此高資產戶而言這種方式確實有達到結稅規劃(我猜主因是用來隱藏資產揭露)
另外我不是保險人員但為了研究保險這種產品有花時間上過課差沒有考取保險業務員的執照了
所有投資還是得回歸遊戲規則
會有產品設計出來(供給)表示有人會買單(需求)
所以我才說你應該沒買過這種產品

哈哈!林會計師的文章我也看,我也沒誤解,請看清楚:我寫的是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好嗎?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混了...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14樓

"我是布魯斯"
"Julian"所以我才說你應該沒買過這種產品

哈哈!林會計師的文章我也看,我也沒誤解,請看清楚:我寫的是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好嗎?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混了...

感謝你的抬愛我是46歲的年輕人
我分享我知道的資訊給各位另外你說沒有誤解
不曉得你的問題是出在哪邊?另外現在是在人身攻擊嗎?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5樓

"Julian"
"我是布魯斯"
"Julian"
所以我才說你應該沒買過這種產品[/quote]哈哈!林會計師的文章我也看,我也沒誤解,請看清楚:我寫的是最低稅負之總免稅額,好嗎?
現在年輕人越來越混了...
感謝你的抬愛我是46歲的年輕人
我分享我知道的資訊給各位另外你說沒有誤解
不曉得你的問題是出在哪邊?另外現在是在人身攻擊嗎?
果然是比我這個年過半百老頭還年輕的年輕人!這4歲的等差數列,永遠追不上啊!

我說你混...沒錯啊!
- 一開始先沒頭沒尾、毫無解釋地弄個400萬這個數字,讓人摸不著頭緒。元宵還沒到,就要大家猜燈謎嗎?
- 如果我是寫 "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 的話,我會衷心接受你所謂的誤解說,問題我根本不是這樣寫,不是嗎?還是我剛配的眼鏡度數又不夠了? :
[quote="Julian"]至於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應該是布大的一種誤解

至於是不是人身攻擊呢?全是個人主觀的看法囉!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6樓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會買這種產品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稅務規劃...
2)因為是保險所以是運用配息的概念去支付保費 => 說的好像是免費的一樣?配息也是自己的錢,不是嗎?
.....[/quote]
[quote="Julian"]...因此高資產戶而言這種方式確實有達到結稅規劃...
我不知道身家多少算高資產,但我猜如果身家達到9位數,應該在這裡默默游的機率就小很多了吧?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17樓

"我是布魯斯"
我說你混...沒錯啊!
- 一開始先沒頭沒尾、毫無解釋地弄個400萬這個數字,讓人摸不著頭緒。元宵還沒到,就要大家猜燈謎嗎?
- 如果我是寫 "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 的話,我會衷心接受你所謂的誤解說,問題我根本不是這樣寫,不是嗎?還是我剛配的眼鏡度數又不夠了? :
"Julian"至於海外所得免稅額670萬應該是布大的一種誤解

至於是不是人身攻擊呢?全是個人主觀的看法囉!

數字本身就是一種舉例至於要求精準本身有很多變數我認為聽的懂就沒差至於你回覆文本身如果沒有更詳細的狀況解說基本上就是垃圾資訊沒什麼討論空間了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8樓

"Julian"數字本身就是一種舉例至於要求精準本身有很多變數我認為聽的懂就沒差至於你回覆文本身如果沒有更詳細的狀況解說基本上就是垃圾資訊沒什麼討論空間了
誰叫我虛長你4歲呢?

我已經是小老頭了,不會像年輕時那麼衝了,雖說也是不想在公司裡跟老闆翻桌、把場面搞得太難看,加上剛好跨過退休門檻,才提前拿錢走人的 ...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Regy483297

Regy483297

註冊會員

#19樓

在這裡的大大們真是熱血,大大感動啊!

不好意思!剛不在沒能及時參與討論,再補充說明一下,我原PO有提到這份保單只扣前4年保費,較像是意外險的性質,這裡應該包含布大提到的佣金及給保險公司的費用,撐過4年後就不再扣保費,就如同大家在基金平台上買到的基金一樣,有著一樣的報酬率,只差在不能做適時的轉換,

感謝強大提醒,配息率和報酬率是兩回事,如果往後報酬率不佳.就拉長投資年限用高配息來補回了.

總的來說,因不急用這筆(以10年後退休來規劃),就等於用4年把意外險保費繳清的概念,若哪天走了之後,還留有115%的保障給子女,若真要加碼,現在也可以再透過FBI找到更好的進場點,其實心裡還是有個聲音叫我透過基金平台交易,以彌補以前屢屢虧損的遺憾,不過老伴能接受的還是以同樣的方式留給子女,和我的想法不一樣.
@elinor1004

elinor1004

註冊會員

#20樓

就您的英文名字來看,您該是先生吧?您有把我們這幾篇討論都給您配偶看過嗎?意外險是保費最便宜的一種,先不說團險能買到大概100萬只要500元有找的情形,附加在普通保單的意外險也大概100萬1200元。但是您若是投資型保單的100萬的一年1.98%是19800元耶,四年的79200元可以買1650萬的意外險四年,分年繳100萬可以繳66年啊(79200/1200)!夫妻兩人都各100萬也可有34年。

我真誠的建議您把這些討論文和您老伴一起仔細看過,已經買的保單也許別再動了,但接下來要留資產給孩子真的要算清楚。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在鉅亨網就有賣,二月底前單筆投資還零手續費,也就是說,一樣100萬元,在鉅亨網就是買到100萬的基金,不像您已買的這張先扣1.98%,再接著三年被扣淨值的1.98%,若淨值多於100萬就不只是總扣79200元。另外再買至少115萬的意外險(這樣就有保障了)或定期壽險(19800可付50歲夫妻「兩人20年期各100萬保額」的保費,若買10年期更省),這樣才可更大化的把錢留給孩子。
@Regy483297

Regy483297

註冊會員

#21樓

elinor1004 大您好, 沒有錯我是先生,也因為這篇的討論,我才注意到包括之前銀行買的投資型基金承辦人都沒有提到保險金這塊,也怪自己粗心沒注意,保險費的計算是: 每1萬元的保費*當年的保費係數, 原本以為是用100萬的單位計算,那保費是很嚇人的,經再和承辦的業務溝通之後,才釐清100萬本金外多出的15%(15萬)就是保費的額度,保費係數是萬為單位,所以正確的計算方式是 :15*當年的保費係數, 比如50歲的保費係數是4.28/萬, 當年每月繳的金額是4.28*15=64.2元,一年共約770元,透過此保單身故後仍保有原本的100萬,而若以高配息的方式持續領息或許不到10年可以拿回本金且往後每年仍可以領息. 家人也還能接受這種投資方式,以上與大家分享
@elinor1004

elinor1004

註冊會員

#22樓

原來只再扣的是15萬的保費770元,那就只可惜了那每年近2%四年共近8萬的錢了。謝謝您的分享,也祝福您一切順心愉快。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23樓

"Regy483297"elinor1004 大您好, 沒有錯我是先生,也因為這篇的討論,我才注意到包括之前銀行買的投資型基金承辦人都沒有提到保險金這塊,也怪自己粗心沒注意,保險費的計算是: 每1萬元的保費*當年的保費係數, 原本以為是用100萬的單位計算,那保費是很嚇人的,經再和承辦的業務溝通之後,才釐清100萬本金外多出的15%(15萬)就是保費的額度,保費係數是萬為單位,所以正確的計算方式是 :15*當年的保費係數, 比如50歲的保費係數是4.28/萬, 當年每月繳的金額是4.28*15=64.2元,一年共約770元,透過此保單身故後仍保有原本的100萬,而若以高配息的方式持續領息或許不到10年可以拿回本金且往後每年仍可以領息. 家人也還能接受這種投資方式,以上與大家分享


這裡想再補充一下, 因為保單是變額意思就是你也可以將多出的15%視情況來調低或調高 (曾經有電話詢問過業務)也就是說這部分的成本也可以是變動的(並非固定) 而既然這個產品本身是保險就代表和單純的投資本身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你額外扣除的成本換取的是一種保障畢竟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畢竟保險公司也是將本求利) 另外就是一個原PO沒有強調到的部分就是投資型保單本身是提供了一個轉換基金標的的平台(例如每年可以轉換幾次不需額外的手續費且基金標的選擇其實頗多)還有要注意的部分為在實際的執行面可能的問題是在核保過程中走的審核程序所花的時間是否會影響到基金進場時間價位(我有問過理專只要保險公司和銀行端溝通配合好應該是可行)
至於有人認為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我的看法見仁見智 這邊都有人願意和銀行借錢去對賭0成本實驗(X大我沒有惡意) 那賭個0成本保單應該只是小菜一碟風險很低很低啦!!!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24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Julian"這邊都有人願意和銀行借錢去對賭0成本實驗(X大我沒有惡意) 那賭個0成本保單應該只是小菜一碟風險很低很低啦!!!

我現在已經到了躺著也會中槍的地步?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25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elinor1004"原來只再扣的是15萬的保費770元,那就只可惜了那每年近2%四年共近8萬的錢了。謝謝您的分享,也祝福您一切順心愉快。

我記得以前有個強友發文稱讚他的理專很佛心,但強友一看他的經驗分享,普遍回饋是他的理專收了一個超貴的費用。

不見得大家都會計較費用,有錢大家賺,開心就好。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26樓

"mrchildren"
"Julian"這邊都有人願意和銀行借錢去對賭0成本實驗(X大我沒有惡意) 那賭個0成本保單應該只是小菜一碟風險很低很低啦!!!

我現在已經到了躺著也會中槍的地步?


畢竟你是本版的精神指標開啟了很多人的眼界這是事實,所以不用太介意

有一點應該無法否認房貸要賭個10-20年,信貸也要對賭七年,投資保單應該只要賭4年就可以 (風險更低應該是無誤?)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27樓

"elinor1004"
"Julian"推測樓上沒買這個產品所以感覺沒回答到重點

我想,您應該才是布大說的保險人員,因為您分享的資料很專業呢!不過,對於您第四點說到「……免成本的保障……」這段可能很難被這裡的大大們認同,別說到80歲這種4、5萬的壽險成本了,就是70歲的2.5萬(男)或1.4萬(女),也都是要從保單淨值支付的啊!

所以呢,謝謝您分享的專業知識,不過,我想這個保單還是適合年輕到壯年人買,不太適合老人買。

---樓上指的是號稱名人堂那一位 你回答和討論的內容反而有意義許多阿

我想補充一下你講的壽險成本應該就是我提到的危險成本 而這部分是可以藉由變額這個功能來調整的喔 當你是青壯年時因為有其它資金需求例如房貸車貸的繳款,考量到有甚麼萬一而造成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中斷無法繼續負擔,此時調高危險成本來達成較高額的保額保障(COVER原先的貸款) 而當你是晚年要作財產節稅規劃順利交接給下一代的時後此時調低危險成本目的只是轉移保單100%保障給下一代(大概可以調整到101%)這時的危險成本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高不可攀 (因為你計算的成本以經調降下來)

當然投資型保單重點還是回歸到你的這筆投資究竟成功與否牽動你的獲利和要扣除的成本基本上第4年以後就只剩下每月3美元+沒有這麼貴的危險成本(因條件不同而異) 因此所謂的0成本保單還是要以你最後完整領回當初投入的保費後才算生效(單純以保險的角度來討論其實達成機率並不低) 以14%配息率不就是7年? 所以不同階段需求不同重點真的也不同阿

可以再仔細盤算盤算而不是用先入為主的概念去衡量,至於你說前4年讓銀行端賺走通路行銷管理費用 (都有人願意7年讓銀行賺借貸的利息了看不出有甚麼很難認同的部分!!!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28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Julian"
"mrchildren"
"Julian"這邊都有人願意和銀行借錢去對賭0成本實驗(X大我沒有惡意) 那賭個0成本保單應該只是小菜一碟風險很低很低啦!!!

我現在已經到了躺著也會中槍的地步?


畢竟你是本版的精神指標開啟了很多人的眼界這是事實,所以不用太介意

有一點應該無法否認房貸要賭個10-20年,信貸也要對賭七年,投資保單應該只要賭4年就可以 (風險更低應該是無誤?)

拿我當精神指標?! 大大謬讚了,但非常抱歉,我在強網只能排在千里之外。倒是很多人拿我當反指標(尤其是專家跟媒體),這點倒是真的。

至於介不介意,應該是我這個中槍的人說了算

不過,我無法同意賭4年的風險一定比賭7年低的這種說法。風險應該是金額、時間、機會成本、費用、金融商品熟悉度、心理狀態、副作用等層面的綜合考量,不是單純比時間長短,否則搶銀行只要賭對30分鐘就收工,應該是低風險事業。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29樓

"mrchildren"不過,我無法同意賭4年的風險一定比賭7年低的這種說法。風險應該是金額、時間、機會成本、費用、金融商品熟悉度、心理狀態、副作用等層面的綜合考量,不是單純比時間長短,否則搶銀行只要賭對30分鐘就收工,應該是低風險事業。

搶銀行可能不一定30分鐘可以收工還是要回歸專業度 專業度不夠的可能3個小時都搞不定

我同意你的說法 所以可能要修改成這樣

風險高低取決於--------專業度 (是否了解遊戲規則?是否做好各種狀況準備?)+時間長短

畢竟金融遊戲時間越長變數越大在專業度一樣的前提下我想時間越短的風險應該是越低的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30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Julian"可能要修改成這樣
風險高低取決於--------專業度 (是否了解遊戲規則?是否做好各種狀況準備?)+時間長短
畢竟金融遊戲時間越長變數越大在專業度一樣的前提下我想時間越短的風險應該是越低的

我還是那句老話:開心就好,所以任何說法都行,大大你開心就好。

只是拿我開涮,我不開心,所以別再對我開槍了。拜託拜託,感謝感謝。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s89735

s89735

註冊會員

#31樓

投資型保單一樣分前收、後收及躉繳、期繳

而多數理專建議的為"躉繳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

費用有3

1.行管費=>持續收取,每月約100 NTD(普遍>300W免收)

2.管理費=>前4~5年,每年收取 1%~3%的保價,按月扣取

3.危險保費=>看保單設計,多數持續收取

用以支付身故保障的費用(年金平台無)

=(保額-保價)*危保費率

其中 1.2"勉強"還好

真正影響的是 3 危保

因為 當保價下降時,與保額的差異越大,支付危保的保費越多

如 初期投入 100W 保障115W(41歲法定比例+15%)

危保=115-100=15W*危保費率

假設 保價下跌30%

則 危保=115-70=45W**危保費率

危保費用增加了3倍


而費用是從保價扣除

所以 會造成單位數下降,進而實際配息下降

最差的結果為保價不足以支付危保而提前終止,還撐不到身故

所以 若沒有 "稅負考量" 或 "負擔家庭責任期間"

真得需要多想想...
@Regy483297

Regy483297

註冊會員

#32樓

謝謝 s89735 大的提醒,
看了您的說明,猶如坐雲霄飛車上上下下, 昨天業務是用100萬的15% 作為試算基礎,並沒有提到往後淨值下跌之後淨值損失的差額也會加入危保費率的計算,這部分似乎保單上都沒明顯寫出來, 真理越辯越明,看來要找時間再問問了哈哈~
@gi2218

gi2218

註冊會員

#33樓

淨危險保額:係指按基本保額扣除保險金扣除額後之餘額,與保單帳戶價值乘以保單
帳戶價值比率,與累積所繳保險費扣除累積部分提領金額後之餘額三者之較大者,再
扣除保單帳戶價值之餘額,但不得為負值。

以上是網路上的資料,您可以請保險業務員解釋如何計算.
@konsyl

konsyl

註冊會員

#34樓

受到強基金的啟發,近期辦了房貸814萬,1.59%,30年。不過理專不斷說服買投資型保單:安聯人壽匯聚天王300萬,每月費用率0.14%,優點一年有12次免費轉換。保費的部分可以將保額降到最低如10萬,就可以不用繳保費。目前年齡48。

想請教S89735大,理專說可以不用繳保費是真的嗎?這樣的方式可能嗎?因為你文中有提到法定比例。謝謝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5樓

"gi2218"淨危險保額:係指按基本保額扣除保險金扣除額後之餘額,與保單帳戶價值乘以保單
帳戶價值比率,與累積所繳保險費扣除累積部分提領金額後之餘額三者之較大者,再
扣除保單帳戶價值之餘額,但不得為負值。

以上是網路上的資料,您可以請保險業務員解釋如何計算.

哇!好複雜。

我只知道身故可以拿到的金額大概分甲型、乙型兩種 ...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 ... 210240132/

另外,投資型保單理賠金是否適用保險法中的指定受益人之人身保險不納入遺產,也跟保單種類有關。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s89735

s89735

註冊會員

#36樓

@minachiang

minachiang

註冊會員

#37樓

"konsyl"受到強基金的啟發,近期辦了房貸814萬,1.59%,30年。不過理專不斷說服買投資型保單:安聯人壽匯聚天王300萬,每月費用率0.14%,優點一年有12次免費轉換。保費的部分可以將保額降到最低如10萬,就可以不用繳保費。目前年齡48。

想請教S89735大,理專說可以不用繳保費是真的嗎?這樣的方式可能嗎?因為你文中有提到法定比例。謝謝

他因該是幫你做甲型契約,保險金額為「基本保額」扣除「保險金扣除額」及「保單帳戶價值」後餘額與「保單帳戶價值」之和。
也就是說你的帳戶價值(300萬)大於基本保額(10萬),所以不用繳危險保費,反之如果你的帳戶價值低於基本保額,就要繳危險保費。
@konsyl

konsyl

註冊會員

#38樓

感謝樓上兩位大大回覆,沒錯保費的部份他是這麼說明的。另外,為什麼要買投資型保單,他是說可以利用12次的免費轉換,月中領一份配息,月底再領一份,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這種操作方式,不知有沒有哪位大大曾執行過?風險是什麼?
@chenhwa19

chenhwa19

註冊會員

#39樓

如果你是想要買壽險保障,但又嫌傳統型壽險的投資報酬率低,再考慮買投資型保單
如果你是純粹想要投資基金,就千萬不要買投資型商品,原因是所有保單費用加起來很貴
@konsyl

konsyl

註冊會員

#40樓

感謝布大提供的這個連結,看完後,發現費用名目真不少,不知是不是套用所有的投資型保單,感覺理專還有很多沒有說出口。感謝。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1樓

"konsyl"感謝樓上兩位大大回覆,沒錯保費的部份他是這麼說明的。另外,為什麼要買投資型保單,他是說可以利用12次的免費轉換,月中領一份配息,月底再領一份,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這種操作方式,不知有沒有哪位大大曾執行過?風險是什麼?

母湯啊 ... 領幾次息不是重點啦!千萬別做殺雞取卵的事!
viewtopic.php?t=6145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gi2218

gi2218

註冊會員

#42樓

安聯匯保聚天王這張保單,建議您可以去安聯人壽網站查詢,網站有將各項費用說明。
問題來了,先問自己為何要買投資型保單?
@konsyl

konsyl

註冊會員

#43樓

再次感謝布大提供的連結,太感動了,感謝各位前輩的發文,感謝強基金園地,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謝謝大家。
@fundhot

fundhot

管理員

#44樓

"我是布魯斯"
"konsyl"感謝樓上兩位大大回覆,沒錯保費的部份他是這麼說明的。另外,為什麼要買投資型保單,他是說可以利用12次的免費轉換,月中領一份配息,月底再領一份,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這種操作方式,不知有沒有哪位大大曾執行過?風險是什麼?

母湯啊 ... 領幾次息不是重點啦!千萬別做殺雞取卵的事!
viewtopic.php?t=6145

之前曾聽朋友說過這種話術,還以為是朋友在搞笑,今天發現居然是真的

不管領幾份配息,每領一份配息,淨值就是掉一次,領越多掉越多,就越沒辦法填息呀

而且,"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那如果半年領完雙配息後,含息報酬率還是負值沒法抵費用,那費用可以不繳嗎?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rx9876

rx9876

註冊會員

#45樓

最近看了網路資料
要做純投資保單,應該要買沒有保障的那種變額年金險
每次投入新資金時會扣除一筆保費,之後就不會再收保險成本、危險保費之類的
因為這張保單不含壽險

例如
安聯人壽超優勢變額年金保險
https://ap.allianz.com.tw/product/index0.asp?pd=superva

主要的費用節錄如下
保費費用:依金額級距式收費
保單管理費:年金累積期間內每月收取,其金額為新臺幣100元,超過300萬免收
投資標的申購手續費:
(1) 貨幣帳戶:無。
(2) 共同基金:投資機構收取,並反應於投資標的單位淨值中,不另外收取。
(3) 指數股票型基金:
a.國內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機構收取,並反應於投資標的單位淨值中,不另外收取。
b.海外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機構收取,並反應於投資標的單位淨值中,不另外收取。
投資標的管理費:
(1) 貨幣帳戶:每年0.3%,並反應於公布之計息利率,不另外收取。
6. 投資標的轉換費用:
每一保單年度內四次免費,超過四次起每次收取新臺幣500元,但符合「高保費優惠」(註)者,年金累積期間內每一保單年度內提高為六次免費。
四、 解約及部分提領費用:
1. 解約費用:無。
2. 部分提領費用:每一保單年度內四次免費,超過四次起每次收取新臺幣1,000元。
--------------------------------------------------
沒有問過保險業務,純憑文字理解
假設買300萬,扣掉2.75%後轉入帳戶,還有291.75
購買基金不用手續費,轉換每年4~6次免費,免收每月100元
就把這種保單想成是預收2.75%作為信託費、購入手續費

當然
你知道,我知道,對面的獨眼龍也知道
買基金在平台省手續費、信託費,但缺點就是不能貸款開槓桿啊~

投資型保單可以質借,跟銀行買基金算是同等級的,跟平台集保基金不能貸款的是不同等級的
本金加保單貸款只要績效夠好幾年後就能勝過只以本金投入基金平台

在銀行買基金貸款,優點是可以順便湊銀行VIP,但要基金質借就卡這個卡那個的
1.得要他行(中信、彰銀、台新、華南)
2.只能貸原基金購買幣別,限定臺幣、美元、歐元
3.看投資標的決定成數
4.兩間銀行都有販售同一支基金才能借
5.每期續約都要手續費(華南6個月,其他12個月)

真的想走基金質借這條路,長期來看應該還是走投資型保單會比銀行基金划算和簡便些
因為上次諮詢房貸、信貸的經驗,300萬VIP沒有什麼優惠
至於跟銀行買保險,能不能變成VIP,這個我沒有問過
因為那又得查銀行有賣哪些投資型保單,能不能貸款,能不能買南非幣計價的債券基金
看過中國信託 / 台灣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只有台幣、美金、歐元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6樓

"asdfg"
"我是布魯斯"
"konsyl"感謝樓上兩位大大回覆,沒錯保費的部份他是這麼說明的。另外,為什麼要買投資型保單,他是說可以利用12次的免費轉換,月中領一份配息,月底再領一份,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這種操作方式,不知有沒有哪位大大曾執行過?風險是什麼?

母湯啊 ... 領幾次息不是重點啦!千萬別做殺雞取卵的事!
viewtopic.php?t=6145

之前曾聽朋友說過這種話術,還以為是朋友在搞笑,今天發現居然是真的

不管領幾份配息,每領一份配息,淨值就是掉一次,領越多掉越多,就越沒辦法填息呀

而且,"有半年可以有雙配息,抵掉一年1.68%的費用",那如果半年領完雙配息後,含息報酬率還是負值沒法抵費用,那費用可以不繳嗎?

對呀!不斷地轉換,一個月領兩次息的結果是兩年後搞不好本金剩7成,領著本金7成的兩次息 ... 等到6年多、快7年、M大可能可以提前達陣時,自己的本金剩一點點,配息當然更少,覺得很煩,就全部贖回,然後 M 大繼續領著配息 ... 這根本天差地遠啊!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一樓
最新
TOP
END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2024 fundhot.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