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靠月配息債券基金退休,若每月配息越來越少,該怎麼辦?

43395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1樓主

強編註記:此文由以下發文所分出

【1年領100萬「0本金退休」實驗28】基金調降配息金額+匯率跌至谷底,有多慘?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7557
----------

謝謝M大分享,小弟月配債基也投入好幾年了,雖然沒有實際去做紀錄,但觀察幾年下來每月的配息金額好像都只會慢慢遞減從不曾增加。看到您說如果每月最低領息66,870元成常態? 小弟心中想的是如果會從85,000跌至66,870,那怎麼不會從66870再往下? 原計畫是7年現在變8.1年,之後會不會變10年或12年... 甚至到15年-20年都無法達成目標? 不知道您覺得這個實驗最終怎樣算成功怎樣算失敗?

不過我心中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月配債基這種東西如果放個15-20年到底穩不穩定...?
(因為我自身的經驗就是看著他每月的配息慢慢減少.. 完全不知道會減到哪去?)
所以想請教M大為何能夠有信心66,870元是常態而不是繼續往下遞減?

謝謝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2樓

"留蚊震"謝謝M大分享,小弟月配債基也投入好幾年了,雖然沒有實際去做紀錄,但觀察幾年下來每月的配息金額好像都只會慢慢遞減從不曾增加。看到您說如果每月最低領息66,870元成常態? 小弟心中想的是如果會從85,000跌至66,870,那怎麼不會從66870再往下? 原計畫是7年現在變8.1年,之後會不會變10年或12年... 甚至到15年-20年都無法達成目標? 不知道您覺得這個實驗最終怎樣算成功怎樣算失敗?

不過我心中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月配債基這種東西如果放個15-20年到底穩不穩定...?
(因為我自身的經驗就是看著他每月的配息慢慢減少.. 完全不知道會減到哪去?)
所以想請教M大為何能夠有信心66,870元是常態而不是繼續往下遞減?

主要是高配息淨值減少與匯率的波動,這兩個問題應該有很多人是用不同基金跟幣別來平衡配息金額往下
單靠配息基金的累積,其實財富的累積不會很快速,所以A大跟強大才推股基自製配息
最近蕭老師的文章也提到了應該多定期定額養大資本再轉債基,參考參考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3樓

"ka803.hsu"主要是高配息淨值減少與匯率的波動,這兩個問題應該有很多人是用不同基金跟幣別來平衡配息金額往下
單靠配息基金的累積,其實財富的累積不會很快速,所以A大跟強大才推股基自製配息
最近蕭老師的文章也提到了應該多定期定額養大資本再轉債基,參考參考

謝謝K大回覆,
其實小弟的本金已達到目標不需要再養大了,
另外,如果淨值和匯率是會 "波動" ,那應該代表會有高有低,但觀察幾年下來配息率好像只有減沒有增...?
所以我才想跟各位前輩確認是否真的是 "波動" ,因為我大概也才觀察了3-4年而已,樣本數或許不足,
如果確認真的是波動,或許幾年後配息會在慢慢升上來,那我就可以安心繼續擺著了~
但如果大家的經驗都是只有減沒有增,那我可能就要再重新規劃一下資產配置。

稍微備註一下小弟背景好了:
可以想成是一位退休人士已無月薪,每個月純靠被動收入進來的金流度日。
3-4年下來,我的基金如果是看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正,但不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負的
大部分人的觀點可能會覺得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但事實上我是完全0工作收入的人

假設本金2000萬,選保守一點的投資預計年配息率有5%,每個月能配8萬多
各位在養大本金的前提下可能是把8萬多再滾進去投資,
所以日後配息率不管怎麼改變也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但我是每個月把8萬多全部花完,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含息報酬率是5%,但不含息報酬率卻是-5%,
那代表我每個月其實不是真的有8萬可以用,我如果把8萬花完了等於是變相在花本金

第二個問題:
如果配息率只會慢慢遞減不會增加,那就算我報酬率真的是5%(8萬)無誤,那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會越來越少,
最終導致入不敷出...

以上是想探討,退休人士用被動收入的方式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心養老?
@jack1234

jack1234

註冊會員

#4樓

如果留蚊震哥您是J粉的話…

1:退休老本千萬別單壓債基!
2:職場能待就待,別輕言退休,以通膨加壽命看,2千萬想一直維持目前每月8W的生活品質,好像有點單薄?!…
3:有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才是理財的根基。理財想多了,會本末倒置。
4:會吃掉你本金的因素不僅僅是淨值掉而已,還有通膨怪物。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


Jack

 富貴逼人....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6樓

"jack1234"如果留蚊震哥您是J粉的話…

1:退休老本千萬別單壓債基!
2:職場能待就待,別輕言退休,以通膨加壽命看,2千萬想一直維持目前每月8W的生活品質,好像有點單薄?!…
3:有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才是理財的根基。理財想多了,會本末倒置。
4:會吃掉你本金的因素不僅僅是淨值掉而已,還有通膨怪物。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

Jack

謝謝傑克大的回覆,常看到您充滿智慧的見解

其實小弟另外還有資金分散配置在股票和房地產,

只是不想問的太複雜所以單就基金方面的配置做個探討而已~

PS.以小弟的工作技能,回到職場上頂多找份月薪3萬的工作,在目前被動收入已經有15萬的情況下,
覺得要犧牲很多時間無法陪伴家人以及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日工作8小時換取3萬的CP值實在不太吸引人...

不過還是謝謝您的中肯建議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7樓

"yourdontang"你的背景跟我類似,退休,無工作收入,目前投資的債劵基金也是含息為正,不含息為負。
但我已退休十年,目前資產比退休前高,我自己找的答案是資產配置。我在五年前慢慢把一部分資金投入台股,我發現買大型績優股像金融,傳產,長期下來,幾乎穩賺不賠,以我為例,五年內投入一千萬(配息續投),目前有兩千萬,年化報酬率有17%左右。目前我也不打算把基金贖回,就讓資產配置繼續奔跑下去。

謝謝Y大的回覆,非常佩服Y大退休了十年資產還能比以前高!
小弟不求退休後資產能增加,只求把被動收入都花完後資產還能持平就很滿意了~

小弟也是有一部分資金配置在台股,就如同您所說的,某些績優的定存股好像真的只賺不賠,
雖然股價也是跟基金的淨值一樣會有波動,但配息卻不會像基金一樣有逐漸遞減的問題,
所以我就是想跟各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們確認這件事,到底配息會遞減是我的錯覺還是果真如此?

因為我看大家都對債基很有信心,導致我很懷疑是不是自身經驗不足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

如果Y大同時有比較過台股和債基,那您的債基配息有逐年遞減嗎?
如果有的話那會考慮把基金的部位都轉去台股(績優定存股)嗎?
如果債基配息確實有逐年遞減但又不考慮轉換的話是甚麼原因呢?

感謝您心看完~
@yourdontang

yourdontang

註冊會員

#8樓

"留蚊震"謝謝Y大的回覆,非常佩服Y大退休了十年資產還能比以前高!
小弟不求退休後資產能增加,只求把被動收入都花完後資產還能持平就很滿意了~

小弟也是有一部分資金配置在台股,就如同您所說的,某些績優的定存股好像真的只賺不賠,
雖然股價也是跟基金的淨值一樣會有波動,但配息卻不會像基金一樣有逐漸遞減的問題,
所以我就是想跟各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們確認這件事,到底配息會遞減是我的錯覺還是果真如此?

因為我看大家都對債基很有信心,導致我很懷疑是不是自身經驗不足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

如果Y大同時有比較過台股和債基,那您的債基配息有逐年遞減嗎?
如果有的話那會考慮把基金的部位都轉去台股(績優定存股)嗎?
如果債基配息確實有逐年遞減但又不考慮轉換的話是甚麼原因呢?

感謝您心看完~


我持有債基已有十年以上,最早只持有美金計價,現多了南非幣計價,債基配息一定會減少,但好處是每月皆有現金入帳,可自由運用,且含息的報酬率也高於定存,所以目前不會轉到台股。記得有人說過,把該花的錢花掉,以後會剩下多少留給子孫,就看他們的造化,
@yeh6566

yeh6566

天使人

#9樓

小弟也分享一下自己投資方向

目前約42歲,大致上都是南非幣約350萬元,目前用每月配息約3萬元+存債劵5萬,希望把未來可以配息到5萬後就存股.....存股後的配息才是小弟未來的退休基金..........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10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留蚊震"不過我心中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月配債基這種東西如果放個15-20年到底穩不穩定...?
(因為我自身的經驗就是看著他每月的配息慢慢減少.. 完全不知道會減到哪去?)
所以想請教M大為何能夠有信心66,870元是常態而不是繼續往下遞減?[/quote]
0本金退休實驗系列中曾有這篇文章,裡頭列出了各類債券合理的配息率。

【1年領100萬「0本金退休」實驗8】債券型基金一年配息15%,原來是這樣來的…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4933

這個債券的配息率,「理論上」該是債券基金合理的配息率,多出來的配息「理論上」是來自基金經理人的努力操作,賺取資本利得讓配息多一點。但天有不測風雲,若操作不當外加景氣不幫忙,經理人「理論上」就會調降配息,以免淨值越配越低,但再怎麼低,「理論上」也不該比債券原本的配息水準低,否則經理人就會被請回家吃自己。

投資的世界沒有絕對,我才會在上面那段話中用了那麼多「理論上」。我連明天的事都預測不到,更無法預測15年或20年以後的事,所以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我完全贊成傑克大的話,本篇討論最佳解答該頒給他~~[quote="jack1234"]1:退休老本千萬別單壓債基!
2:職場能待就待,別輕言退休,以通膨加壽命看,2千萬想一直維持目前每月8W的生活品質,好像有點單薄?!…
3:有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才是理財的根基。理財想多了,會本末倒置。
4:會吃掉你本金的因素不僅僅是淨值掉而已,還有通膨怪物。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

另記得布大說投資要順勢而為,我們都無法預測未來,想預測未來只是徒增煩惱,但我們可以緊盯情勢,發現苗頭不對拔腿就跑。配息率還會再腰斬嗎?誰知道?但至少現在還沒看到會腰斬的勢,幹嘛自己嚇自己?

PS. 其實我很想問你,既然你已有成見,認為配息就是會一直降,為何要自尋煩惱買債券基金呢?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1樓

這是一個嚴肅的命題,因為自己也在面對同樣的情境。

前提:為求試算方便,先不考慮通膨 (亦即,若加計通膨,所有提到的可用年限都需要再縮短些)、另外,假設每年花費為固定金額。

目標設定:你希望從人生舞台謝幕時,財務狀況會是如何?

狀況A:每年被動收入超過生活花費,故活越久、資產規模越大,不但無須憂慮活太久、甚至有能力留下大筆資產*
(*留下的資產,不管是要捐作公益慈善、或是留給子女,且按下不表)
狀況B:每年被動收入約當於生活花費,故無須憂慮活太久,一直都有錢花,謝幕時本金與退休時相差不多,能留多少算多少
狀況C:每年被動收入雖少於生活花費,但若仔細安排規劃、花費動態調整,或有機會可達到終極目標 “破產上天堂”,並未打算留下甚麼資產
狀況D:每年被動收入不足以支應生活花費,需挪用本金,故不知何時會碰到本金已消耗殆盡、無本金可創造被動收入,但人還沒死

若為狀況A,那麼需要傷腦筋的是節稅,還有如何規劃身後資產的處分,子女爭產常在社會版新聞上看到
若為狀況B,可能同A,只是資產規模較小
若為狀況C,那麼還多了一個逆向房貸(以房養老)的選項可增加彈性,但若房產地點不夠好,可貸金額較少、或是子女(法定繼承人)有意見,甚至沒有銀行願意承貸
若為狀況D,應該是最令人擔憂的情境(最近聽到一個名詞:里程憂慮,即純電動車車主心裡會一直擔憂,不知何時車子會沒電跑不動、或是快沒電時,臨時找不到可用之充電設備,大概就是類似的狀況吧!)

假設退休(無工作收入)後之初始資產價值為3,000萬
a) 若不做任何理財動作,就只管把錢放在床底下、或保管箱裡,以每年花費120萬計,則25年就會消耗殆盡
b) 若同樣不做任何理財動作,但有效地降低每年花費至100萬,則可用30年 (如何降低生活花費?例如:出國改搭廉航、減少外食、改看二輪電影、… 甚至少出門就會少花錢)
c) 若單純放定存,假設利率恆為2%,則40年後本金僅剩15萬,無法支應第41年開始的生活
d) 若採用平均4%殖利率的工具,例如公債、投資等級債、…,就算每年花到120萬,其實就會至少是B、甚至是A那種無須憂慮活太久、或本金何時耗盡的情境,這也是為何4%是普遍被接受為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的妥適目標,因4%不難達成,但大前提是本金要夠大,大到至少是退休後每年花費的25倍

為何可假設每年花費為固定金額?
有一個方法就是先撐大初期的需求、為之後的變化留一些餘裕或緩衝。例如:除了吃喝的基本需求外,另外規劃每年有40~60萬可用於旅遊娛樂的花費,若身體狀況差、玩不動了、甚至進入長照階段,這筆旅遊娛樂預算就可以拿來支付外籍看護工、營養補充品、尿布、… 等費用,但最好要有適當的醫療保險以為因應。

有人提問過:買入斐高配基金,有無其他護城河?
我自己大概是採用類似上述的策略:先撐大支出需求、或是先讓自己的財務負擔處於最重的狀況,然後倒吃甘蔗。我也算是M大的追隨者,利用退休前申請的兩筆信貸加大槓桿,然後房信貸採用本利均攤,外加兩個孩子的就學花費,還有自己的生活費用,如此每月的支出就很嚇人(2x萬),但若孳息可以支應,隨著時間過去,財務負擔會逐漸減少,例如:今年兒子脫離學生身份,我每月就減少了一些支出;女兒兩年後畢業,又會再減少些 … 亦即,如果沒有意外,退休7年後的每月所需僅有退休當時的一半左右,即使屆時隨著淨值的減少(高配息基金的宿命?),配息降到只有退休時的8成、甚至6成,應該還都不至於造成困擾。不過,我除了斐高配之外,還有一些額外的資金,算是可以彈性運用的額度。另外,也開始考慮抽離部分斐幣,調整配置於其他資產。

【 債券基金 】

聯博全高收AT美元 》自2002年成立的高收債基金,淨值走勢與股市完全一致、沒有一次漏掉,包括金融海嘯時期跌掉44%(雖說比美股指數的最多6成跌幅相比,還是少了些),但這是目前少數經過金融海嘯洗禮的高配息基金。初始淨值3.58美元(來源鉅亨網,前身為大聯基金?),成立17年以來,配了204次息,配息總額5.6245元,平均每次0.0276元,平均年配息率為7.65%;淨值最高為海嘯前的5.0元、最低為海嘯時的2.8元,至昨日淨值為3.99元。

NN投資級債 》金融海嘯後成立的基金,在歐債風暴、QE結束/原物料大跌、2018Q4的利率倒掛等數隻小黑天鵝飛過時,淨值也跟著股市下跌,但之後都能漲回來。初始淨值100美元(來源MoneyDJ),成立8年多以來,配了109次息,配息總額40.36元,平均每次0.3703元,平均年配息率為3.95%;淨值最高為2015-01的119.17元、最低為成立隔日的99.81元,至昨日淨值為117.74元。

這兩支都是美元基金,所以還是存在匯率風險,例如:因為是美元配息,在近期台幣超強勢時,兌回台幣的配息金額還是會減少。另外,拉長時間軸來看,聯博成立於2002年,算是科技泡沫後反轉不久的低點,而NN也算是成立於金融海嘯反轉後相對低的位置,所以,績效會相對亮眼,若是買在相對高點,則會有不同的結果。

【 台股存股 】

有人喜愛純現金股利,有人則喜歡有兼配股票股利者,因其有增加單位數之效、且表示股本尚未過大,股價有較多上漲的契機。就算是存股者,到最後還是會算進去當下的股價,才會有較多資產總值增加的機會。

通常內需型產業(含金融股)的公司是首選,泛電子類股則因為價格波動大,通常不是好的標的。但很矛盾的是:電子股中的台積電每年股息殖利率都很低、通常不到4%,幾乎不算是好的存股標的,但若自金融海嘯張創辦人回鍋、只配現金股利開始持有,到現在的績效會遠勝過0050數倍。施昇輝說:就算他買入0050被套牢、且股價跌到5x元的低點,因為有300張庫存,就算每個月賣一張,也能過25年;但近10年的台積電幾乎是持續緩步向上、沒有停歇,所以會碰到的狀況可能是:完全沒有大量賣出的機會,所以如果最近缺錢的時後,每次賣上一張就可以撐半年。

(為避免生存者偏差)若能等到月線低點進場,則之後的殖利率會拉高很多(一如買到2.8元的聯博),所以現在是個矛盾的時間點,短中長期指數都偏高 ... 可能睡上一覺、等待低點,遠比現在入手划算?

退休不是一兩年的事,通常會長達20~40年(以50歲退休、壽命到90歲計),而幾十年的變化其實很大:我很小的時候,不少台灣人到菲律賓當台勞,後來卻變成賓妹來台灣當看護工,近年來菲律賓開始回神,也越來越少輸出勞力了;我唸書時,國泰一張要200萬左右,現在卻不到50塊;當初道瓊30支成分股與現在的組成完全不同,沒有一支存活在指數內到現在 … 就算台積電前幾天擠下迪士尼,進入全球市值前20大企業,但10年、20年後呢?會不會屆時整個台灣的大環境跟當初的菲律賓一樣地向下沉淪,連成分股夠分散的0050都不值得持有?所以,大概也無法所謂的買了就放著、完全不管,否則還是會冒著不小的風險,還是要適時地檢視一下資產狀況才是。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12樓

"mrchildren"
"留蚊震"不過我心中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月配債基這種東西如果放個15-20年到底穩不穩定...?
(因為我自身的經驗就是看著他每月的配息慢慢減少.. 完全不知道會減到哪去?)
所以想請教M大為何能夠有信心66,870元是常態而不是繼續往下遞減?[/quote]
0本金退休實驗系列中曾有這篇文章,裡頭列出了各類債券合理的配息率。

【1年領100萬「0本金退休」實驗8】債券型基金一年配息15%,原來是這樣來的…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4933

這個債券的配息率,「理論上」該是債券基金合理的配息率,多出來的配息「理論上」是來自基金經理人的努力操作,賺取資本利得讓配息多一點。但天有不測風雲,若操作不當外加景氣不幫忙,經理人「理論上」就會調降配息,以免淨值越配越低,但再怎麼低,「理論上」也不該比債券原本的配息水準低,否則經理人就會被請回家吃自己。

投資的世界沒有絕對,我才會在上面那段話中用了那麼多「理論上」。我連明天的事都預測不到,更無法預測15年或20年以後的事,所以無法回答你的問題。

我完全贊成傑克大的話,本篇討論最佳解答該頒給他~~[quote="jack1234"]1:退休老本千萬別單壓債基!
2:職場能待就待,別輕言退休,以通膨加壽命看,2千萬想一直維持目前每月8W的生活品質,好像有點單薄?!…
3:有份穩定的工作收入才是理財的根基。理財想多了,會本末倒置。
4:會吃掉你本金的因素不僅僅是淨值掉而已,還有通膨怪物。
錢越來越不值錢,是從未改變過的事實。

另記得布大說投資要順勢而為,我們都無法預測未來,想預測未來只是徒增煩惱,但我們可以緊盯情勢,發現苗頭不對拔腿就跑。配息率還會再腰斬嗎?誰知道?但至少現在還沒看到會腰斬的勢,幹嘛自己嚇自己?

PS. 其實我很想問你,既然你已有成見,認為配息就是會一直降,為何要自尋煩惱買債券基金呢?

非常感謝M大撥空回覆!

可能我對債基算是有些微成見,但會有成見就是來自於我3-4年來的觀察,
如果這3-4年來的配息是有高有低,降完日後會再調升(哪怕是只有一次就好),
我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了...

我並不是要去預測未來,只是懷疑是否自己眼界不夠廣,
才會想藉此詢問有5-10年甚至15年以上經驗的前輩們,
看到的東西是否有不同?

套句您說的 [我們可以緊盯情勢,發現苗頭不對拔腿就跑]
我現在就是覺得苗頭有點不對了,但不知道要不要跑?

所以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人曾經看過配息逐年遞減後又再調升的?
只是想問問大家的經驗而已,這應該不算是預測吧@@


您上面所敘述的理論我完全懂,也認同應該是這樣沒錯,但這個理論如果成立的話,
在基金經理人努力操作賺取資本利得時,應該會讓配息多一點,
怎麼會我看到的情況是一路往下不曾回頭...?

我先假設是我持有不夠久,或許在抱個2-3年就會看到配息上升,
(我不怕久抱,本來就預計要放長期的)
那假設完就必須求證,要求證的話一種就是慢慢等時間來驗證,
那另一種就是跟過來人請教,所以才想問問資歷更深的前輩!

PS.我沒有單壓一檔債基啦~ 謝謝關心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13樓

"yourdontang"我持有債基已有十年以上,最早只持有美金計價,現多了南非幣計價,債基配息一定會減少,但好處是每月皆有現金入帳,可自由運用,且含息的報酬率也高於定存,所以目前不會轉到台股。記得有人說過,把該花的錢花掉,以後會剩下多少留給子孫,就看他們的造化,

再次謝謝Y大分享經驗~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14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留蚊震"可能我對債基算是有些微成見,但會有成見就是來自於我3-4年來的觀察,
如果這3-4年來的配息是有高有低,降完日後會再調升(哪怕是只有一次就好),
我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了...[/quote]
那就請你看個15年吧。

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15年會發生甚麼事?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5419
[quote="我是布魯斯"]......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5樓

"留蚊震"...所以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人曾經看過配息逐年遞減後又再調升的?...

我只知道所有鋒裕基金的配息自2017-05起大幅調高,最大調幅達到50%以上,在不少基金調降單位配息金額的那時候,覺得有夠扯 ...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16樓

"我是布魯斯"這是一個嚴肅的命題,因為自己也在面對同樣的情境。

狀況A:每年被動收入超過生活花費,故活越久、資產規模越大,不但無須憂慮活太久、甚至有能力留下大筆資產*
(*留下的資產,不管是要捐作公益慈善、或是留給子女,且按下不表)
狀況B:每年被動收入約當於生活花費,故無須憂慮活太久,一直都有錢花,謝幕時本金與退休時相差不多,能留多少算多少
狀況C:每年被動收入雖少於生活花費,但若仔細安排規劃、花費動態調整,或有機會可達到終極目標 “破產上天堂”,並未打算留下甚麼資產
狀況D:每年被動收入不足以支應生活花費,需挪用本金,故不知何時會碰到本金已消耗殆盡、無本金可創造被動收入,但人還沒死

若為狀況A,那麼需要傷腦筋的是節稅,還有如何規劃身後資產的處分,子女爭產常在社會版新聞上看到
若為狀況B,可能同A,只是資產規模較小
若為狀況C,那麼還多了一個逆向房貸(以房養老)的選項可增加彈性,但若房產地點不夠好,可貸金額較少、或是子女(法定繼承人)有意見,甚至沒有銀行願意承貸
若為狀況D,應該是最令人擔憂的情境(最近聽到一個名詞:里程憂慮,即純電動車車主心裡會一直擔憂,不知何時車子會沒電跑不動、或是快沒電時,臨時找不到可用之充電設備,大概就是類似的狀況吧!)

假設退休(無工作收入)後之初始資產價值為3,000萬
a) 若不做任何理財動作,就只管把錢放在床底下、或保管箱裡,以每年花費120萬計,則25年就會消耗殆盡
b) 若同樣不做任何理財動作,但有效地降低每年花費至100萬,則可用30年 (如何降低生活花費?例如:出國改搭廉航、減少外食、改看二輪電影、… 甚至少出門就會少花錢)
c) 若單純放定存,假設利率恆為2%,則40年後本金僅剩15萬,無法支應第41年開始的生活
d) 若採用平均4%殖利率的工具,例如公債、投資等級債、…,就算每年花到120萬,其實就會至少是B、甚至是A那種無須憂慮活太久、或本金何時耗盡的情境,這也是為何4%是普遍被接受為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early retirement)的妥適目標,因4%不難達成,但大前提是本金要夠大,大到至少是退休後每年花費的25倍

感謝布魯斯大大這麼詳細的回覆!

小弟的狀況大概是接近狀況C:(勉強有點進接近B)
每年被動收入雖少於生活花費,但若仔細安排規劃、花費動態調整,或有機會可達到終極目標 “破產上天堂”,並未打算留下甚麼資產
(並不小弟多富有,而是本人非常知足沒甚麼物慾)

那小弟想採用的方法就是接近
d)若採用平均4%殖利率的工具,例如公債、投資等級債、…,就算每年花到120萬,其實就會至少是B、甚至是A那種無須憂慮活太久、或本金何時耗盡的情境


但問題就是出在您說的 "里程憂慮"

如果可以肯定是4%殖利率(有波動沒關西)那至少我可以大概推測一下本金何時耗盡,
但如果我買的債基每月配息並非波動式的有時高有時低,而是緩慢的遞減(只減不增)
那我就會沒辦法推算本金何時耗盡,進而出現您說的 "里程憂慮"

所以我想藉著各位前輩經驗來幫助我解決 "里程憂慮" 的問題,
從大家的回覆中,有助於我思考債基的部分是可以維持不變呢?
還是需要重新計畫?


我目前的資產有配置在股票20%、房地產50%、債基30%,債基也分散了7檔並不是只單壓一檔,
本篇主要純粹想探討債基的部分而已,謝謝大家額外的建議和關心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17樓

"mrchildren"
"留蚊震"可能我對債基算是有些微成見,但會有成見就是來自於我3-4年來的觀察,
如果這3-4年來的配息是有高有低,降完日後會再調升(哪怕是只有一次就好),
我就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了...[/quote]
那就請你看個15年吧。

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股15年會發生甚麼事?
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5419
[quote="我是布魯斯"]......在此15年期間,
* 配息基準日淨值最高為 2007/05/30 的 4.9900美元 、最低為 2008/11/27 的 2.8501美元 ;
* 配息率最高第1次配息的 17.04%、最低為 2014/06/27 的 5.35% ;
* 配息金額最高為第1~5次配息的 0.0521美元 、最低為2003年9月~2016年1月共29個月的 0.0213美元 ;
* 美元對台幣匯率從一開始35左右,下跌至2008年3月最低不到30,再爆衝到2009年3月超過35,繼而回跌到2011年5月不到28.5,接著反轉上漲至2015年底、2016年初接近34,最後展開近兩年的跌勢,最低偶爾跌破30......

小弟是真心在求教的,可能用詞上有哪裡思慮不周導致誤會了,
如有冒犯之處,在此跟大家說聲抱歉!
我就不在越描越黑了...

謝謝M大給的寶貴資訊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18樓

"留蚊震" ... 所以我想藉著各位前輩經驗來幫助我解決 "里程憂慮" 的問題,
從大家的回覆中,有助於我思考債基的部分是可以維持不變呢?
還是需要重新計畫?

我目前的資產有配置在股票20%、房地產50%、債基30%,債基也分散了7檔並不是只單壓一檔,
本篇主要純粹想探討債基的部分而已,謝謝大家額外的建議和關心

我比較沒耐心,連在配息債這塊都是,所以會轉換標的,但幾乎一直都留在市場上(除了轉換的空窗期),因為我有目標配息(斐幣)金額,需要將資金做最大的運用,搭配我自己可以等到較佳匯率再兌回台幣、另外是財務負擔逐年降低,所以幾乎都挑可以在平台買到的最高配息率產品。

不過,也大概要逐漸轉變配置了,至少以前沒很認真的台幣資產,似乎該開始好好經營了。留大的資產配置不錯,也算分散,但資產配置跟現金流量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所以各項資產所帶來的被動收入(現金流入)也接近 20 : 50 : 30 嗎?或是其他相差較大的比例?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mrchildren

mrchildren

名人堂成員

#19樓

成就徽章:2022年度主題王成就徽章:2022年度流量王成就徽章:2023年度MVP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我是布魯斯"NN投資級債 》金融海嘯後成立的基金,在歐債風暴、QE結束/原物料大跌、2018Q4的利率倒掛等數隻小黑天鵝飛過時,淨值也跟著股市下跌,但之後都能漲回來。初始淨值100美元(來源MoneyDJ),成立8年多以來,配了109次息,配息總額40.36元,平均每次0.3703元,平均年配息率為3.95%;淨值最高為2015-01的119.17元、最低為成立隔日的99.81元,至昨日淨值為117.74元。

布大舉例的NN投資級公司債,若你有心研究,可點網頁下面的「歷史配息」。

基金多數時間配息穩定,歷史配息有遞增也有遞減,近年雖遞減但幅度很小。

並不是每檔基金都如你所說的配息一路降,可能你看到的剛好都是那些「配過頭」的基金。

希望舉出這些資料能助你重拾信心。

https://fund.cnyes.com/detail/NN%20(L)%20%E6%8A%95%E8%B3%87%E7%B4%9A%E5%85%AC%E5%8F%B8%E5%82%B5%E5%9F%BA%E9%87%91X%E8%82%A1%E7%BE%8E%E5%85%83(%E6%9C%88%E9%85%8D%E6%81%AF)/B33%2C079/

迎財神三禮:勇氣、耐心、現金

投資三金律:逢低買、分批買、有錢買

@aandy07

aandy07

天使人

#20樓

"留蚊震"
稍微備註一下小弟背景好了:
可以想成是一位退休人士已無月薪,每個月純靠被動收入進來的金流度日。
3-4年下來,我的基金如果是看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正,但不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負的
大部分人的觀點可能會覺得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但事實上我是完全0工作收入的人

假設本金2000萬,選保守一點的投資預計年配息率有5%,每個月能配8萬多
各位在養大本金的前提下可能是把8萬多再滾進去投資,
所以日後配息率不管怎麼改變也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但我是每個月把8萬多全部花完,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含息報酬率是5%,但不含息報酬率卻是-5%,
那代表我每個月其實不是真的有8萬可以用,我如果把8萬花完了等於是變相在花本金

第二個問題:
如果配息率只會慢慢遞減不會增加,那就算我報酬率真的是5%(8萬)無誤,那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會越來越少,
最終導致入不敷出...

以上是想探討,退休人士用被動收入的方式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心養老?

我是覺得有 2000 萬本金, 每月有8萬的現金需求, 為什麼還要守著 5%的配息率,
承擔一些風險將配息率拉高至 8~10 %, 每月現金流從 8萬變成 13~16萬,
扣掉8萬生活費, 剩下的再投入債基or 存股等.. 應該就不會有生活費越來越少的問題了.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21樓

"我是布魯斯"
"留蚊震" ... 所以我想藉著各位前輩經驗來幫助我解決 "里程憂慮" 的問題,
從大家的回覆中,有助於我思考債基的部分是可以維持不變呢?
還是需要重新計畫?

我目前的資產有配置在股票20%、房地產50%、債基30%,債基也分散了7檔並不是只單壓一檔,
本篇主要純粹想探討債基的部分而已,謝謝大家額外的建議和關心

我比較沒耐心,連在配息債這塊都是,所以會轉換標的,但幾乎一直都留在市場上(除了轉換的空窗期),因為我有目標配息(斐幣)金額,需要將資金做最大的運用,搭配我自己可以等到較佳匯率再兌回台幣、另外是財務負擔逐年降低,所以幾乎都挑可以在平台買到的最高配息率產品。

不過,也大概要逐漸轉變配置了,至少以前沒很認真的台幣資產,似乎該開始好好經營了。留大的資產配置不錯,也算分散,但資產配置跟現金流量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所以各項資產所帶來的被動收入(現金流入)也接近 20 : 50 : 30 嗎?或是其他相差較大的比例?


股票是小部分作價差,大部分領股利,房地產是收租,債基就是領月配息,三種配置都有現金流。
其中當然是收租的效益最差,年收益大概才2%(整層出租沒隔套房)但相對來說房地產感覺最保值,比較不會有本金被侵蝕的問題,
所以報酬率這麼低也就算了,只好靠另外兩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工具來平衡一下
(最早之前還有一部分是放定存.. 但存個兩年後深深覺得報酬率實在太無言,之後就放棄了)


因為小弟心境尚未純熟,怕太貼近盤面會自己嚇自己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長期的配置都是半年左右才檢視一次,
看看有沒有和預期的走勢落差太大,需不需要重新規劃,大概是這樣~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22樓

"mrchildren"
"我是布魯斯"NN投資級債 》金融海嘯後成立的基金,在歐債風暴、QE結束/原物料大跌、2018Q4的利率倒掛等數隻小黑天鵝飛過時,淨值也跟著股市下跌,但之後都能漲回來。初始淨值100美元(來源MoneyDJ),成立8年多以來,配了109次息,配息總額40.36元,平均每次0.3703元,平均年配息率為3.95%;淨值最高為2015-01的119.17元、最低為成立隔日的99.81元,至昨日淨值為117.74元。

布大舉例的NN投資級公司債,若你有心研究,可點網頁下面的「歷史配息」。

基金多數時間配息穩定,歷史配息有遞增也有遞減,近年雖遞減但幅度很小。

並不是每檔基金都如你所說的配息一路降,可能你看到的剛好都是那些「配過頭」的基金。

希望舉出這些資料能助你重拾信心。

https://fund.cnyes.com/detail/NN%20(L)%20%E6%8A%95%E8%B3%87%E7%B4%9A%E5%85%AC%E5%8F%B8%E5%82%B5%E5%9F%BA%E9%87%91X%E8%82%A1%E7%BE%8E%E5%85%83(%E6%9C%88%E9%85%8D%E6%81%AF)/B33%2C079/


謝謝M大幫忙整理了重點,對我很有幫助,也增加了不少信心
@留蚊震

留蚊震

註冊會員

#23樓

"aandy07"
"留蚊震"
稍微備註一下小弟背景好了:
可以想成是一位退休人士已無月薪,每個月純靠被動收入進來的金流度日。
3-4年下來,我的基金如果是看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正,但不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負的
大部分人的觀點可能會覺得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但事實上我是完全0工作收入的人

假設本金2000萬,選保守一點的投資預計年配息率有5%,每個月能配8萬多
各位在養大本金的前提下可能是把8萬多再滾進去投資,
所以日後配息率不管怎麼改變也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但我是每個月把8萬多全部花完,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如果含息報酬率是5%,但不含息報酬率卻是-5%,
那代表我每個月其實不是真的有8萬可以用,我如果把8萬花完了等於是變相在花本金

第二個問題:
如果配息率只會慢慢遞減不會增加,那就算我報酬率真的是5%(8萬)無誤,那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會越來越少,
最終導致入不敷出...

以上是想探討,退休人士用被動收入的方式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安心養老?

我是覺得有 2000 萬本金, 每月有8萬的現金需求, 為什麼還要守著 5%的配息率,
承擔一些風險將配息率拉高至 8~10 %, 每月現金流從 8萬變成 13~16萬,
扣掉8萬生活費, 剩下的再投入債基or 存股等.. 應該就不會有生活費越來越少的問題了.

因為 2000 萬本金, 每月有8萬( 5%)的配息率,這些數字只是假設...
而且依每個人的保守程度不同,規劃也不盡相同,
再加上小弟還有另外不同的資產配置,所以在此只是單純請教債基長期配息狀況的問題~

也謝謝a大的分享的觀點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24樓

上次我就有提到,如果退休一個月要花十萬,那麼最好要累積到二十萬的配息,退休才會領得安心喔,主要就是考慮到配息降低跟匯率的問題
想要配息穩,淨值穩,可能就要多考慮4~6%的配息率基金,投資債淨值還一路往上跑咧
我最近也多了博聯房貸跟美國收益的債基,想法很簡單,降低配息的波動而已
@jack1234

jack1234

註冊會員

#25樓

退休資產 = 財富 + 健康 + 餘年 + ......
財富的追求, 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 知足常樂.

別忘了, 你的體檢報表比財富報表重要!!



jack

 富貴逼人....

@moboo6611

moboo6611

名人堂成員

#26樓

成就徽章:2023年度影響王
建議一點給大大參考,可以尋找債券基金報酬率和配息率相符的基金,
這樣就比較不會吃掉本金,淨值較會keep不往下掉.
如果高收益債券的報酬率是5%,但配8%,那就多配到3%的本金,建議大大可以把這3%的本金,擇時再回購.
如此也略約保持配息金額差不多,心理就不會覺得越配越少.
.............................................................................
其實基金報酬率如果是5%,配8%,淨值就會往下掉,所以可以尋找配息率跟報酬率差不多的基金,或者把多配的再買回去.
以上小小看法.

以無法為有法 以無限為有限

大道至簡 無為的力量

@maillol

maillol

天使人

#27樓

建議也可以把所購買的債基PO出來請前輩們幫您檢視一下
@maillol

maillol

天使人

#28樓

"yourdontang"
"留蚊震" 稍微備註一下小弟背景好了:
可以想成是一位退休人士已無月薪,每個月純靠被動收入進來的金流度日。
3-4年下來,我的基金如果是看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正,但不含息報酬率幾乎都是負的
大部分人的觀點可能會覺得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而已,但事實上我是完全0工作收入的人

你的背景跟我類似,退休,無工作收入,目前投資的債劵基金也是含息為正,不含息為負。

但我已退休十年,目前資產比退休前高,我自己找的答案是資產配置。我在五年前慢慢把一部分資金投入台股,我發現買大型績優股像金融,傳產,長期下來,幾乎穩賺不賠,以我為例,五年內投入一千萬(配息續投),目前有兩千萬,年化報酬率有17%左右。目前我也不打算把基金贖回,就讓資產配置繼續奔跑下去。

可否請y大傳授一下將年化報酬率提高到17%左右的操作方式
感激不盡
謝謝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29樓

看著一連串的討論,突然拍案,Eureka!似乎弄懂了甚麼事 ...

斐幣對台幣從最高2004-12的5.8經過11年多跌到2016-01的2.0不到,所有的斐高配淨值也在那時跌了不少,所以就斐高配基金而言,那就是一隻超大黑天鵝,連原油價格都跌到比海嘯時還低。而之後進場的投資人,除非買到踩雷的標的,否則都非常幸運、有利可圖,一如海嘯後買在3.2~3.7美元的聯博AT、40~60元的ETF 0050、或30~35元的台泥,差別在於賺多或賺少而已;但若是較早於2012-07之前入手斐高配者,光匯率的損失可能就吃掉大半的獲利了。

這樣有沒有生存者偏差?當然有,而且還蠻嚴重的,就像自己十年來斷斷續續接收到的訊息:
- 海嘯期間看到一篇狂推存股的文章,計入當時中鋼的高股價,整體績效非常亮眼
=>但之後中鋼存股優勢不再,逝者已矣 ...
- 到了2010年,又有一篇網文 "台股10年一場夢 法人:長期布局靠債券"
=>因為當時台股幾乎是白忙10年,債券卻也落袋為安10年,但若當時盡信該文而棄股就債,近來應該大為後悔
- 海嘯過後,大部分股票向上,不管是個股或ETF、甚至與其同步的高配息債,都有不錯的成績
=>股市已經好了近10年,何時大黑天鵝再飛來?

自認未把握到2018Q4小黑天鵝時的甜蜜點 (台股較早,最低在2018-10),幸好至少有搭上2016斐幣落底後那一波 ...

人生十年一運,資本市場8~12年一次重分配的機會,人生 ... 若有兩次能閃過大跌、於落底後確認反轉時有足夠的資金買入,然後坐等其緩步上漲,大概就夠了!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0樓

"maillol"...可否請y大傳授一下將年化報酬率提高到17%左右的操作方式
感激不盡
謝謝

找幾家傳產、內需型,長期都賺錢、有能力配發股利的公司,例如:台泥 (推Goodinfo網站,存股者心中好物)。
本人今年的超小型存股實驗 (大成比台泥便宜,俺錢不夠 )
2019-0506 以35.25元購入食品股大成一張 (亦即 1,000股)
2019-0827 除權息,每股配發1.50元現金股利、0.50元股票股利,總共配發1,500元+50股
2019-1024 收盤37.50元,若1,050股全數以此價賣出,先不計交易成本,可得1,500 + (1,050*37.5) ~16.0%的獲利率
若於近期高點以38.00元(最高為38.15)賣出,則獲利率提高為17.4% (未實際賣出就是帳面損益而已)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yourdontang

yourdontang

註冊會員

#31樓

"maillol"
可否請y大傳授一下將年化報酬率提高到17%左右的操作方式
感激不盡
謝謝


其實是運氣好和2015-2016剛好是股市相對低點,再加上存股達人的推波助瀾,造成存金融股成為一種顯學,我也搭上順風車買金控股,像第一金,玉山金,合庫金,中信金等,配息續投,就可以達到。目前這些股票皆在高點,可不可以投就見仁見智了。
@ka803.hsu

ka803.hsu

天使人

#32樓

"我是布魯斯"看著一連串的討論,突然拍案,Eureka!似乎弄懂了甚麼事 ...

斐幣對台幣從最高2004-12的5.8經過11年多跌到2016-01的2.0不到,所有的斐高配淨值也在那時跌了不少,所以就斐高配基金而言,那就是一隻超大黑天鵝,連原油價格都跌到比海嘯時還低。而之後進場的投資人,除非買到踩雷的標的,否則都非常幸運、有利可圖,一如海嘯後買在3.2~3.7美元的聯博AT、40~60元的ETF 0050、或30~35元的台泥,差別在於賺多或賺少而已;但若是較早於2012-07之前入手斐高配者,光匯率的損失可能就吃掉大半的獲利了。

這樣有沒有生存者偏差?當然有,而且還蠻嚴重的,就像自己十年來斷斷續續接收到的訊息:
- 海嘯期間看到一篇狂推存股的文章,計入當時中鋼的高股價,整體績效非常亮眼
=>但之後中鋼存股優勢不再,逝者已矣 ...
- 到了2010年,又有一篇網文 "台股10年一場夢 法人:長期布局靠債券"
=>因為當時台股幾乎是白忙10年,債券卻也落袋為安10年,但若當時盡信該文而棄股就債,近來應該大為後悔
- 海嘯過後,大部分股票向上,不管是個股或ETF、甚至與其同步的高配息債,都有不錯的成績
=>股市已經好了近10年,何時大黑天鵝再飛來?

自認未把握到2018Q4小黑天鵝時的甜蜜點 (台股較早,最低在2018-10),幸好至少有搭上2016斐幣落底後那一波 ...

人生十年一運,資本市場8~12年一次重分配的機會,人生 ... 若有兩次能閃過大跌、於落底後確認反轉時有足夠的資金買入,然後坐等其緩步上漲,大概就夠了!



台泥也是看了好久,錢來不及進去,有些漲了
銀行股是我的菜,國泰買在40以下,今天又來了現增的單子,股數不多,一股差價六塊,加減賺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3樓

股市不敗傳奇人物:不看盤、不停損...他從「種稻」悟出買股哲學,40年從未虧過錢
=>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 ... E%E9%8C%A2


《 節錄重點片段 》
沃邁克是海灣鎮(Baytown)的一個農夫,以種稻與養豬維生,平常忙於農事,根本沒時間看盤,他既不懂基本分析,更談不上什麼技術分析。每當空頭行情來臨,他就會注意報紙的股市消息。當他讀到股市暴跌創新低,財經專家預測道瓊工業指數會再跌百點的新聞時,沃邁克就會出現在美林證券的營業廳(他幾年才出現一次)。

然後,他會從標準普爾裡面挑選30檔股價跌到10美元以下,獲利穩定,並且每年固定配息的股票。他習慣花5萬美元買進一堆標準普爾的股票,然後快樂地回家,把股票鎖在保險櫃裡

經過幾年(有時1、2年,有時3、4年),在股市大漲,分析師大談道瓊工業指數將創新高的時候,他就進城把幾年前買進的30檔標準普爾股票全部賣掉。

通常30檔股票結算下來,總會有一檔變成壁紙,一文不值,可是其他檔有的漲1倍,有的漲2倍,有的甚至漲5倍。總之,他每次都大賺一票。

沃邁克似乎從未在股價觸底時買進股票,也從未在股價漲到最高峰時賣股票。他習慣在股價的底部區附近買進,而後在高點附近賣出。

他在買股票時根本沒有停損的觀念。在1970年左右,他看見道瓊股價暴跌創新低,他毫不猶豫花5萬美元買進30檔標準普爾股票,不料道瓊股價又破底跌了一段,沃邁克不慌不忙又多支出5萬美元加碼買進那些他原先低價買進的股票,結果這次讓他狠狠賺進雙倍。


《 自己的無腦結論 》
- 甜蜜的高點跟低點都可以等出來 (Jack阿北應該點頭如搗蒜 )
- 如此節奏頗符合2~4年有小黑天鵝出現 (搭配台股近30年長期走勢圖可證)
- 專家說的超高、超低價位通常不會來到、或是晚了好幾年後才來到 (一如張金鶚提早了好幾年喊房價下跌 )
- 將實體股票鎖進保險箱,讓自己不要離市場行情太近 ... 這一點越來越難做到,現在只消花幾秒在鍵盤上按一按,就能完成一筆交易,而隨身的手機更容易陷人於焦慮之中,營業時間內無時不刻地在看盤
- 買入一籃子股票,相當於買入 "沃邁克專屬基金或ETF",就算其中一兩支成分股踩雷,還是無損於整體績效,所以是 "每次整體進出都賺錢",而不是 "每支個股都賺錢",此為分散的好處,雖說分散風險時,也分散了獲利
- 入手一大筆後,股市續跌還能再買入另外一大筆?此已達到 "隨時有錢買的境界",但極其可能的情境是:就算再跌一波,沃邁克還是有另一大筆錢可買。可能其身家深不可測、又或其野心不大,只投入少許的一部分 (雖然在別人眼裡看來已是一大筆),所以,可以有另外一大筆可再投入。或許有人會問:那有好幾次沒有機會第二次投入一大筆時,是否代表錯過另外一大筆以錢賺錢的機會?理論上絕對是!


《 可以怎麼做? 》
- 學沃邁克只在股市大跌大漲時進出場,例如:不看短線日KD,只看月KD,頂多臨到交易前,搭配週KD來決定買賣點
- 不想保留另外一大筆 (或許多一大筆)?那就比沃邁克更有耐心一點 (其實不是沃邁克沒耐心,而是他不看盤,也不做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確認走勢已反轉、不會破低再進場 (例如:一兩個月後仍未有更低價),或許當時已漲了一段,例如15%,但拉長時間軸來看,那些最高可自低點多漲一倍(以上)的標的,在自低點只漲15%時,其實都還算便宜的價位。耐心等候,然後在相反的情境中賣出 ,這樣就是留著魚頭、魚尾給別人吃,自己只吃中間那一大段魚身,既不抄底、也不摸頭。

當然,在三四個月或半年後還是有可能再破低,但這就是 "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 及 "任何手法都有其極限" 的天條、也是不保留資金的 trade-off 或風險。至少,比起市場上其他人,你的成本已低上許多。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cwliu531

cwliu531

註冊會員

#34樓

"我是布魯斯"股市不敗傳奇人物:不看盤、不停損...他從「種稻」悟出買股哲學,40年從未虧過錢

恕刪.....



讀後感..

1. 40年前的農夫? 隨時可以拿個五萬美元出來投資... 那個時候可能一美元換40台幣吧... 五萬台幣當時可以買很多很多的田.... 也許買田比買股票還賺...如果買到未來會重劃的田....

2. 40年前的農夫? 還有定期看財經報紙的習慣....看報紙可以做股票..然後可以穩贏... 所以以前的財經記者比現在強太多了,現在看報紙做股票...風險太高了

3. 40年前的農夫? 美國農夫也種稻米嗎? 果然很特別...

哈.....布老哥研究農夫贏錢的哲學.. 我卻........ 哈哈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5樓

"cwliu531"讀後感..
1. 40年前的農夫? 隨時可以拿個五萬美元出來投資... 那個時候可能一美元換40台幣吧... 五萬台幣當時可以買很多很多的田.... 也許買田比買股票還賺...如果買到未來會重劃的田....
2. 40年前的農夫? 還有定期看財經報紙的習慣....看報紙可以做股票..然後可以穩贏... 所以以前的財經記者比現在強太多了,現在看報紙做股票...風險太高了
3. 40年前的農夫? 美國農夫也種稻米嗎? 果然很特別...
哈.....布老哥研究農夫贏錢的哲學.. 我卻........ 哈哈

這些不成問題,都是合理的懷疑
德州緯度低,種稻子還行,但所謂種稻也或許是種麥子;也不是莊稼漢就拿不出大錢,尤其是每次進出都能賺錢之後 ... 但不確定是否當初的財經記者比較厲害,因為沒交代到是否如媒體報導的真的在低點又暴跌、在高檔又暴漲 (但我自己覺得沒發生,意謂大家全面看壞或看好時,反轉點就差不多到了)

不過,我注意到網文作者強調買點才重要,這似乎有異於一般的看法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但作者的觀點也不難理解,一如其說明:價位買對了,之後就只是大賺小賺的差別。但真的會賣的高手,是就算看錯、買錯了 (神仙打鼓有時錯,對吧?),也能找損失最小的價位平倉,離場走人。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36樓

"yourdontang"其實是運氣好和2015-2016剛好是股市相對低點,再加上存股達人的推波助瀾,造成存金融股成為一種顯學,我也搭上順風車都買金控股,像第一金,玉山金,合庫金,中信金等,買了不賣,配息續投,就可以達到。目前這些股票皆在高點,可不可以投就見仁見智了。

查了一下玉山金 (自己觀察名單中的一支) 股價走勢,當時真的是不錯的進場點 ... 單看股價就漲了五六成,再加上配發的現金及股票股利,持有到現在,即使達不到翻倍的績效,至少也有八成。

不過,現在真的風險較大,寧可花點時間找找至少周線還在低點、甚至月線躺平後剛要起身的其他標的,至少保險一些。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revochen

revochen

新註冊會員

#37樓

"留蚊震"謝謝M大分享,小弟月配債基也投入好幾年了,雖然沒有實際去做紀錄,但觀察幾年下來每月的配息金額好像都只會慢慢遞減從不曾增加。看到您說如果每月最低領息66,870元成常態? 小弟心中想的是如果會從85,000跌至66,870,那怎麼不會從66870再往下? 原計畫是7年現在變8.1年,之後會不會變10年或12年... 甚至到15年-20年都無法達成目標? 不知道您覺得這個實驗最終怎樣算成功怎樣算失敗?

不過我心中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月配債基這種東西如果放個15-20年到底穩不穩定...?
(因為我自身的經驗就是看著他每月的配息慢慢減少.. 完全不知道會減到哪去?)
所以想請教M大為何能夠有信心66,870元是常態而不是繼續往下遞減?

小弟是從業人員 一點點淺見 看到你有買一些高配息的基金

1.高配息畢竟除了"資本利得"有些真的是本金
所以都會建議客戶配的息 可以再投進去一些 讓持有單位數增加
(或是利用配息定額股票型賺取資本利得 賺錢時再贖回或轉換至原本債券中)
不然就建議買配息時已扣除費用的級別 貝萊德A3 富達A股月配息 聯博AT(當然缺點是配息較少)
但穩定很多

2.匯率:台幣太強的話 或是買的貨幣貶值 換回來的配息自然減少

3.再來是債券價格 如果你持有基金淨值有漲 "配息率"應該也會變少 反之則多

但也有太多因素在裡面了 以上只能抓個淺見給您參考
@harveysense

harveysense

天使人

#38樓

"留蚊震"
"我是布魯斯"
"留蚊震" ...
我目前的資產有配置在股票20%、房地產50%、債基30%,債基也分散了7檔並不是只單壓一檔,
本篇主要純粹想探討債基的部分而已,謝謝大家額外的建議和關心

我比較沒耐心,連在配息債這塊都是,所以會轉換標的,但幾乎一直都留在市場上(除了轉換的空窗期),因為我有目標配息(斐幣)金額,需要將資金做最大的運用,搭配我自己可以等到較佳匯率再兌回台幣、另外是財務負擔逐年降低,所以幾乎都挑可以在平台買到的最高配息率產品。

不過,也大概要逐漸轉變配置了,至少以前沒很認真的台幣資產,似乎該開始好好經營了。留大的資產配置不錯,也算分散,但資產配置跟現金流量是兩個不盡相同的概念,所以各項資產所帶來的被動收入(現金流入)也接近 20 : 50 : 30 嗎?或是其他相差較大的比例?


股票是小部分作價差,大部分領股利,房地產是收租,債基就是領月配息,三種配置都有現金流。
其中當然是收租的效益最差,年收益大概才2%(整層出租沒隔套房)但相對來說房地產感覺最保值,比較不會有本金被侵蝕的問題,
所以報酬率這麼低也就算了,只好靠另外兩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工具來平衡一下
(最早之前還有一部分是放定存.. 但存個兩年後深深覺得報酬率實在太無言,之後就放棄了)


因為小弟心境尚未純熟,怕太貼近盤面會自己嚇自己導致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長期的配置都是半年左右才檢視一次,
看看有沒有和預期的走勢落差太大,需不需要重新規劃,大概是這樣~


留蚊震大大您好,很能體會您的心情,想用配息收入支付生活所需,沒有其他收入,資產不用增值但現金流須穩定;投資要學很多,但先照前輩講的,先看風險,也要避免過頻的換來換去
您問的問題也是小弟的疑問,前面各位大大給的建議我看了好幾次,收穫很多
小弟根據布大討論累積型跟配息型那篇文章給的方向,整理了一些數據表格,比較具象化容易記,給您參考
(其實上週就整理好了,只不過看了心情不好,今天才分享......)

小弟整理了下列幾支基金,分析的結論只從這些數據而來,都是純數字解讀(小弟市場知識很淺,也不會看線圖),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T級別美元
NN(L)投資級公司債基金X股美元(月配息)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X股對沖級別南非幣(月配息)
鋒裕匯理基金新興市場債券A南非幣(穩定月配息)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南非幣避險)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美元)

●月配息愈來愈少的機率非常高
參考附圖1&2,聯博全高收AT經歷了17年的高低起伏,平均年報酬率仍有9.5%,但這個紙上富貴沒用,最重要月配息變成原來的42%;即使很幸運地在海嘯後入場,10年後現在月配息仍會降成原來的77%
(聯博的淨值報酬大部分為正,所以比較沒有配息配到本金的問題,但為什麼月配息會掉這麼多,我也不知,要等大大開示)
其他基金可參考附圖3

●投資等級債有機會維持月配息持平
參考附圖4&5,前面大大提到的NN投資級債,月配息勉強持平,可能是平均含息報酬率約5.82%,標的較多,與市場利差不大,所以比較可以維持
因為我們看的是未來退休後的30~40年,如果未來低利率的趨勢持續存在,也是有可能配息降低不夠生活

看了心情很不好,覺得投資好難,要維持每年能領到6%~8%很難,還要會挑標的,突然覺得很多說18%退休年金不會倒的人,是不是都沒在持家

不過後來小弟還是自己認真的想了幾個方案,給您參考,一起討論
下列方案都是假設無其他收入,假設過去績效等於未來績效
●方案1: 部分配息再投入維持本金
參考附圖6,以安聯收益斐幣為例,月配息金額也是隨時間降低(成立4年,就已經變成87%),配息大於總報酬(就是您看到的含息正,不含息負)
像aandy07大講的,如果還有餘裕,可把配息35%拿出來再投入,配息有機會持平(附圖7),重點是維持資產淨值跟當初投資的本金一樣,這樣就不會慌

●方案2: 部分配息投入穩基金,自製配息後再投入債券

●方案3: n年後轉投資等級債或股票(?)
如ka803大說的,要求月配穩定要轉到投資級債或股票,但因為配息低,這時就會見山不是山,重新思考Ka803大問的問題,本金是否不足還須要養大?
如果覺得不足,可以考慮要不要像J大講的再回職場,每個月多投3萬進去高配息基金,4年後每個月配息就會增加1.6萬,養大本金

●方案5: 0本金計畫消極版
如果是我,可能會選擇這個方案,若未來20~30年低利率趨勢真的持續,債券報酬愈來越低,投資級債基也愈來愈低,但往好處想,借款利率也不會升;
您有50%的資產報酬只有2%,把房屋拿去增貸投入高配息基金,每個月配息還貸款最低金額,不要提前還,其他的都再投入基金,這樣應該可以維持或超過

上面討論都還沒考慮匯率的影響...

因為小弟剛開始學習,不會看趨勢,無法賺機會財,所以上述的方案都是純數字推敲,傻人投資,您可再看其他大大debug再做進一步決定,千萬別衝動的轉換
@harveysense

harveysense

天使人

#39樓

補附圖6&7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0樓

"我是布魯斯"
"maillol"...可否請y大傳授一下將年化報酬率提高到17%左右的操作方式
感激不盡
謝謝

找幾家傳產、內需型,長期都賺錢、有能力配發股利的公司,例如:台泥 (推Goodinfo網站,存股者心中好物)。
本人今年的超小型存股實驗 (大成比台泥便宜,俺錢不夠 )
2019-0506 以35.25元購入食品股大成一張 (亦即 1,000股)
2019-0827 除權息,每股配發1.50元現金股利、0.50元股票股利,總共配發1,500元+50股 ...

今天心血來潮把那張大成、連同50股零股賣了,試著結算第一次存股成績 (還有些庫存) ...

整張賣在38.15 (上個交易日下半場隨便賣都不止這個價、但今天除非早盤賣,否則都比這個價位低)、零股成交在38.00。只計算股票價差的粗損益率為17.87%,扣掉相關成本 (我自己的手續費率單次~0.057%、零股就是低消20元,交易稅0.3%) 則為17.35%。

對了,差點忘記,配2元 (現金1.5元+股票0.5元)、8.5%可扣抵稅率,明年7月可退稅170元,故最終損益率為17.83%。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cwliu531

cwliu531

註冊會員

#41樓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maillol"...可否請y大傳授一下將年化報酬率提高到17%左右的操作方式
感激不盡
謝謝

找幾家傳產、內需型,長期都賺錢、有能力配發股利的公司,例如:台泥 (推Goodinfo網站,存股者心中好物)。
本人今年的超小型存股實驗 (大成比台泥便宜,俺錢不夠 )
2019-0506 以35.25元購入食品股大成一張 (亦即 1,000股)
2019-0827 除權息,每股配發1.50元現金股利、0.50元股票股利,總共配發1,500元+50股 ...

今天心血來潮把那張大成、連同50股零股賣了,試著結算第一次存股成績 (還有些庫存) ...

整張賣在38.15 (上個交易日下半場隨便賣都不止這個價、但今天除非早盤賣,否則都比這個價位低)、零股成交在38.00。只計算股票價差的粗損益率為17.87%,扣掉相關成本 (我自己的手續費率單次~0.057%、零股就是低消20元,交易稅0.3%) 則為17.35%。

對了,差點忘記,配2元 (現金1.5元+股票0.5元)、8.5%可扣抵稅率,明年7月可退稅170元,故最終損益率為17.83%。


布老哥....首先恭喜你賺錢喔..

不過我還是比較好奇想問問你...請問是甚麼原因讓你心血來潮啊? 賣股票的原因是什麼?
我沒做功課,沒去看大成 這檔股票的技術分析圖
是從技術分析讓你心血來潮的,是嗎?

再一次恭喜你賺錢喔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2樓

"cwliu531"不過我還是比較好奇想問問你...請問是甚麼原因讓你心血來潮啊? 賣股票的原因是什麼?
我沒做功課,沒去看大成 這檔股票的技術分析圖
是從技術分析讓你心血來潮的,是嗎?

再一次恭喜你賺錢喔

因為除權後有再買入幾張大成,又很想為第一次的存股實驗下結論;另外,今天的價位剛好不高不低 (除權後最高破39、最低37不到),以此做個結論,比較不失偏頗,順便也為Y大的資產年成長率17%做個佐證 (雖然他買入的是銀行股)。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3樓

"harveysense"留蚊震大大您好,很能體會您的心情...
其實上週就整理好了,只不過看了心情不好,今天才分享......

說真的,個人覺得留大只是單純學術性地探討債券基金作為退休生活來源的穩定性,因其有 "多重收益",故心中應無太大的焦慮。

另外,其實應該多抓一點緩衝,例如:若希望以後有目前8萬元的生活水準,可以的話抓到150%、也就是12萬左右 (有位大大認為要2倍,說穿了,又是個人安全感受差異,或許有人要3倍才覺得安心),因為:
-> 扣台幣的會有匯率變動
-> 就算扣原幣,且能在不錯的匯率兌回台幣,但也不知道基金經理人哪時會調降單位配息金額
-> 一定逃不掉的叫 "通膨",差別是多少而已,所以,在 "有餘" 期間一定要再投入,以增加單位數
-> 其實基金的績效或總報酬就在那兒,有些基金單位配息金額撐住了,但淨值掉很快;有些則單位配息率降低、但淨值增加;"雙降" 的也不少 ... 若真的不夠用,就該在收取配息外,另外贖回一些單位,否則A大的 "自製配息" 要怎麼玩下去?一如波克夏海瑟威從來沒有 dividend,因為巴老希望全部的價值都留在股價上,免得分配後被政府收稅,但退休就無法以其作為生活費來源嗎?當然還是可以!就是一段時間賣一股而已。

否則,參考一下怪老子的幾篇文章,他在近幾年改買債券ETF前大推投資等級債,號稱6% GET,但我並未仔細核對其中提到的基金是否績效一如往常 (有些基金褒不得,例如右上成長基金) ...
https://www.masterhsiao.com.tw/EDN/Edn2 ... 12-002.php
https://www.masterhsiao.com.tw/EDN/Edn2 ... 13-006.php
https://www.masterhsiao.com.tw/EDN/Edn2 ... 12-008.php

最好是另外開發收益來源,如A大、留大都有房租收入 (此項還是與我無緣,決定潛心搞台股去)。鉅亨最近有個直播聊配息基金,說到所有的收益都會越來越低,不確定是否為真,一併附上超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19K0vw9d0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zzz

zzz

註冊會員

#44樓

有一個朋友從民國87年買了大聯高收益,當時配息是18%,(現在是聯博)後來一直掉到09海嘯6%吧,

後來債卷基金配息又升到20%,然後現在又開始下降,

理論推演,下次海嘯應該會退到6%或以下,這要多久視經濟狀況決定誰也說不準,

但基金公司的配息最準,他們好像會知道的比較早,所以配息下降。

這個過程請參考一下。

再更早的話就沒經驗可參考了。


還有本版黃金大的十年經驗
和有名竹東大的經驗,
應該可以參考一下。

有時看太多和想太多反而有魔障,只要基金不倒,持續有信心的相信下去,我們就再見證一次成功的典範吧。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5樓

其實,配息基金也可以賭一下 ...

若逢低進場,配息基金在紅色實線方塊,既拿配息又賺價差,但那不是本文重點。同樣是在藍色虛線方塊的下跌段,試檢視之:
【 鋒裕新興美元債 】在16個月淨值從950跌到750,淨值如下樓梯般地跌了200 ~21.0%、配息拿到210 ... 大概,就算沒買入此基金,自己把斐幣留著放定存,就當是每個月配息給自己,或簡直像經理人放大假、狂睡16個月不幹事;
【 路博邁新興本地債 】在6個月內淨值從90跌到70,淨值跌了20 ~22.2%、配息只拿到了6左右,差額14就不知不覺地蒸發了 ... 若只在2018-10後之類的超低點買入,就能閃掉這一段超不划算的過程,持盈保泰,讓落袋的配息飽滿 ...

這樣的操作頗有難度,所以才說賭一下。只是現在的情境又有點不同:路博邁好像有點回神了,而鋒裕又逐級而下,一如那16個月 ...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skywalker

skywalker

註冊會員

#46樓

我是來感謝各位大大的,這篇收穫真的很多,每位大大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也都不吝分享自己的經驗及看法,真心謝謝大家,祝大家平安、健康、快樂!
@魯夫-有錢

魯夫-有錢

註冊會員

#47樓

配息會降低,的確讓人很煩惱,尤其是高配息的基金

 

不僅配息會降,淨值也會降,而南非幣降得更多、更嚴重....

 

我的實例

我投資債劵基金年化報酬率7%,超過10年

 

 

不知道哪位大大有投資高配息基金超過十年以上,有實例可以提供參考嗎?

 

 

 

新手

==純屬個人看法(非專家),請勿作為投資依據。==

==三思而後行,評估過風險,盈虧自負==

@shwuzm

shwuzm

註冊會員

#48樓

 

 

引用 #47樓 魯夫-有錢

配息會降低,的確讓人很煩惱,尤其是高配息的基金

 

不僅配息會降,淨值也會降,而南非幣降得更多、更嚴重....

 

我的實例

我投資債劵基金年化報酬率7%,超過10年

 

 

不知道哪位大大有投資高配息基金超過十年以上,有實例可以提供參考嗎?

 

 

 

 

附加圖片

 



==============

我先分享我身邊的人投資,都是10年以上,含息要負報酬不容易,含息要正就等時間就可以

但這些都是沒操作,沒操作高配息,說真的就算含息給你在高,報酬在高,絕對不會比累積型還好

沒金流需求去買這個其實效率不佳

但我覺得不用太計較這個報酬,買配息基金主要是要有金流需求

過程中的金流減少壓力,或支付生活貸款,原生活貸款就是100%報酬,這些都是不會去計算到的

我本身偏好高配息搭配槓桿,因為我有好的環境提供我低利率

2019~到現在也都資產放大到4倍上下,貸款過了這麼多年也只付過幾百塊

槓桿很簡單,但敢做的不多人,畢竟要承擔很高風險

理財沒有絕對,找到合適的理財or理債就好,重點就是那個財富自由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被侷限住。

 

就是愛現金流創造財富

★★★★★★★★★★★★★

你的時間有限

所以不要浪費時間為別人而活

不要被教條所限

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

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

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

一樓
最新
TOP
END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2024 fundhot.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