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基金投資人有福了!銀行讓利200億 明年買基金不收手續費

6043
@Julian

Julian

註冊會員

#1樓主

2018/03/30 10:52 東森財經新聞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於28日召集銀行、投信業者拍板定案,未來銀行銷售基金,不能再收取銷售手續費,而是改用客戶管理資產(AUM)為基礎,由投信業者依月底資產數,給予銀行「管理費分潤」。因逾1,700多檔基金必須重新訂約,因此金管會也給予緩衝期,即到明年底必須調整完畢,最慢後年第一季必須全部上線。

據估計去年銀行賣基金手續費收入就逾200億元,新制度上路後,基金投資人未來基金申購手續費可望大幅降低,銀行理專不會再為了自己的業績,鼓勵客戶把基金當股票「短進短出」;對於國內基金業者更是一大利多,將有助基金資產中長期累積,建構歷史報酬率曲線,塑造品牌及口碑。

▲據估計去年銀行賣基金手續費收入就逾200億元。

這項重大變革已討論多年,但阻力甚多,直到28日才在顧立雄「強勢主導」下拍板,但因為逾1,700多檔基金必須重新訂約,且銀行資訊系統也要調整,才能計算客戶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因此金管會也給予緩衝期,即到明年底必須調整完畢,最慢後年第一季必須全部上線。

投信公會表示,現行用基金銷售金額計算手續費的方式,容易讓理專為了達到業績鼓勵客戶短進短出,如客戶100億元的資金,轉十次就變成1千億元,銀行可拿10億元手續費,但客戶付了多次費用,基金業者也無法長期管理資產規模。

▲這項重大變革已討論多年,但阻力甚多,直到28日才在顧立雄「強勢主導」下拍板。

投信公會指出,現行國際趨勢都是用AUM給付管理費分潤,客戶中長期投資,賺到錢才會持續投入,且不用負擔高額手續費,基金業者就依管理資產規模,每月付銀行費用。


銀行業者原本還有諸多意見,表示商業利益及契約條件恐難一致等,但顧立雄最後表示,有利投資人及產業發展,且是對的方向怎麼可能無法落實,最後拍板給予約20個月的調整期,確定未來就是朝AUM方向改革。
https://www.nomurafunds.com.tw/event/ETF_00944/index.html?utm_source=fundhot&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00944&utm_id=00944&utm_term=00944&utm_content=fundhot_728X90 的廣告圖片
@台藝電影男神經

台藝電影男神經

註冊會員

#2樓

2018/03/30 10:52 東森財經新聞
@anc

anc

註冊會員

#3樓

"台藝電影男神經"2018/03/30 10:52 東森財經新聞

你的用意是?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4樓

"Julian"2018/03/30 10:52 東森財經新聞

... 未來銀行銷售基金,不能再收取銷售手續費 ...

... 新制度上路後,基金投資人未來基金申購手續費可望大幅降低 ...

投信公會指出,現行國際趨勢都是用AUM給付管理費分潤,客戶中長期投資,賺到錢才會持續投入,且不用負擔高額手續費,基金業者就依管理資產規模,每月付銀行費用 ...

別誤解成明年起在銀行買基金完全免申購手續費。

所謂銷售手續費是投信 (基金公司) 與通路 (銀行、平台、保險公司、券商、...) 之間的事,所以,就算平台有那麼多低申購手續費、甚至零手續費的優惠,平台還是能從投信那邊拿到些分潤,絕不是做慈善事業。

因為從流量 (進出交易金額) 改成存量,頂多就是理專不會一天到晚叫客戶換基金操作而已。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台藝電影男神經

台藝電影男神經

註冊會員

#5樓

"anc"
"台藝電影男神經"2018/03/30 10:52 東森財經新聞

你的用意是?


這是去年的新聞不是嗎?
而且現在已經改了呀,只是我們沒什麼感覺而已,就像布大說的那樣。
@HenryYee

HenryYee

註冊會員

#6樓

由投信業者依月底資產數,給予銀行「管理費分潤」。

羊毛出在羊身上。
@我是布魯斯

我是布魯斯

名人堂成員

#7樓

"HenryYee"由投信業者依月底資產數,給予銀行「管理費分潤」。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 ...?

改變前,銀行從投信拿銷售分潤、從投資人身上賺申購手續費;但投信被頻繁進出搞得七葷八素、而有些無良理專甚至會鼓勵耳根子輕的投資人將海嘯時期買入的超低成本配息債賣掉換股 (見基金遊俠之文章) ...

至少,對投信與投資人來說,這樣的改變是有利的,而對銀行來說,就算從投信拿到計算規則變動後的分潤不變,還是會少賺一些申購手續費。
總經太難懂,但可不可能 "看著線圖走勢,心中有感,再理性決策"?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下的一塊錢才是;但存下來的那一塊錢要以何種形式存在?
一樓
最新
TOP
END

本站聲明

本站所有文章及數據為發表人之經驗分享,僅供參考,絕非保證賺錢,請勿以本站資訊作為投資依據。若參考本站數據進行投資決策,交易前請務必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以免錯誤解讀。 投資一定有風險,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獲利,不要有過去績效等於未來報酬之錯誤認知。本站當盡力提供正確資訊,若有錯漏或疏忽,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強基金100」及「強配息100」的基金推薦依據,為比較上述時間內績效總報酬或配息相對優異的基金。推薦依據係比較數 據而來,僅供參考,不構成基金申購建議,申購前請先諮詢專業金融機構。

©2024 fundhot.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 瀛睿律師事務所 簡榮宗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