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保險公司的躉繳年金險還算不錯,可是一般人領了退休金卻買不到,為何?因為是有先決條件的,就是你要先提前幾年買入該保險公司 (有累積期的) 遞延型儲蓄險 (或投資型保單?),待期滿之後,可整筆領回、或選擇轉入躉繳年金險。
以我個人的理解,貨幣基金是很特殊的 "類定存" 基金,只有幾家老牌大型投信才有,如貝萊德、摩根、富達,其他較小或較新的投信則無。
原則上就是這些投信設立來給客戶停泊資金用的 (走勢非常緩步向上,幾乎不會虧損),根本是做 "殺必死" 的,完全不是獲利的來源。因為類似定存,投信的獲利極為有限,當然也拿不出甚麼肉分給通路,所以:
-> 不是所有的通路都會引進
-> 有些通路僅限該投信基金轉換停泊資金之用,無法直接購買,類似一開始提到的躉繳年金險。最大的好處是在絕大部分同一投信/系列之間的不同基金轉換,並不另收費用 (通路則不一,如年底前鉅亨TWD10w以上不收轉換作業費,小額會收300元,基富通完全不收),因為理論上,投信已經把你的那筆資金圈住了,可以一直賺內扣費用,所以小小讓利給忠實客戶;若是先贖回再申購 (不管是否為原基金),就還要再收一次申購手續費,這也是Chicky大在貝科與貝美元之間轉換的目的,可以省去多次再投入手續費,資金暫泊時的微利反而不是焦點
-> 有些通路可能有開放直購,但因為通路收不到甚麼投信的分潤,所以,手續費應該一定會收,但因為真的就只是類定存,印象中費率應該是最低的 (股票基金 > 債券基金 >= 貨幣基金)
所以,你若不想花手續費買貨幣基金 (直購買的到就不錯了,因為不是每個通路都有),應該去存外幣定存。
以上純個人理解,若有謬誤,歡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