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YouTube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AkCm94uYAA(影片中提到的基金只是舉例說明,絕非推薦特定基金)
我從去年(2020)發現了母子基金這個發展已有10多年歷史的投資系統,已經進化到可以解決多數人在基金投資上的四大難題:

配息率一直降怎麼辦?

該不該停利?

該買什麼該賣什麼?

現金比重該留多少?
也因此,從去年12月開始,我把部分配息基金贖回,開始嘗試母子基金的月月領實驗計畫,讓自己的部分每月現金流,來源從傳統債券基金的債息,變成股票基金的資本利得。
為求真實分享,各位在影片中看到的都是真實的個人對帳單畫面,除了把帳號、姓名等個人資料馬賽克外,其他的所有數據都完整的真實呈現,大家可以看到帳面報酬率有賺有賠,真實呈現了三個多月來的實驗成果。
復華的金複合分兩種,一種是單純的母子基金系統「金複合」,最低門檻是單筆24萬;另一種是母子基金加上每個月領錢的系統,叫做「金複合月月領」,最低門檻是單筆100萬,下單時請別搞錯。
這一集要分享的是母子基金的進化版:也就是「母子基金系統的每月領錢經驗」,因此我用的是復華的「金複合月月領」,先說明一下我的母子基金策略,目前共養了五支母子基金,分別代表五個不同的投資組合,我都習慣叫它五棵樹,五顆會一直結出果子的好樹:
第一棵樹叫做「穩基金樹」:母基金是全球平衡,我挑的是復華全球平衡基金;子基金是穩基金三雄,大家可以看到子基金分別是全球大趨勢、全球物聯網科技及全球消費。
第二棵樹、第三棵樹都是「台灣樹」:第二棵樹的母基金是台股平衡型的傳家二號,子基金我習慣把大型股、小型股、科技股都買齊,所以買了全方位、中小精選、數位經濟,第三棵樹的組成和第二棵樹一模一樣,只是台股大型股換成復華復華基金,這純粹只是當時的一個玩心,想說用公司名稱命名的超級元老級基金,如果績效差老闆面子會掛不住,經理人應該會全力以赴吧,當時一個念頭手一滑,第三棵樹就長出來了。
第四棵樹叫「中國樹」:母基金是中國平衡型的中國新經濟平衡基金,子基金一樣買齊大型股、小型股跟科技股,分別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大中華中小策略及亞太神龍基金。
第五棵樹叫「亞洲樹」:母基金是亞洲平衡型的亞太平衡基金,子基金有大型股的亞太成長及華人世紀,我後來又加了旅遊大國為主的東協世紀,再搭配亞洲科技股的亞太神隆科技基金,這支基金買的最晚,1月12日才進場,進場一個多月後就碰到修正了,剛好實驗跌勢時母子基金能否真時發揮逢低買的功能。
養了三個多月後,目前穩基金樹、台灣樹跟中國樹都已經產生資本利得,三月執行第一次月月領後,錢領走後的資產現值也還是正報酬,目前亞洲樹還在奮鬥中,雖然三月也貢獻了第一筆現金入袋,但參考損益已是負值,雖然現在亞洲樹不好,但因為還有其他樹,依舊可以平衡。
實驗幾個月來,我的心得有兩點:
第一,多種幾棵樹:金複合很適合做退休理財的規劃,尤其是樹夠多,樹夠多可以建構完整的資產配置,而只要這些樹開始結果實,也就是產生資本利得開始讓你每月可以領現金,我相信這筆錢你會好好放在帳戶裡產生每月現金流,作為退休後的現金來源,不會隨意進進出出,隨意進出,就容易受到基金投資四大魔王的困擾。
第二,母子基金因為多數是股票資產,漲跌幅比傳統債券基金大:我的中國基金曾經看到10%以上的報酬率,但最近陸股一修正,它的報酬率馬上就變成3.5%;但我個人目前還不太擔心,一來占多數資金部位的母基金,表現仍比子基金穩定,二來子基金因為我設定了-8%就加兩倍扣款,-15%就加三被扣款,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加倍扣,對於縮減負報酬的效果相當好。
這讓我想起母子基金的YouTube發表後,強友們在強基金討論區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
"把大部份的資金都投入母基金,我的認知是母基金如果股災時也會跌,只是跌幅相對較小,那如果遭遇到像去年3月的股災時,母子基金可能都是負報酬,手邊現金又剩不多,這時候該如何操作呢?"確實沒錯,股災時,母子基金都會跌,但別忘了,我強烈建議母基金要選有公債,就是為了因應股災而來,全球平衡型基金因為有公債保護,跌幅較低,保存較多的基金現值,正好作為逢低加倍買子基金的子彈。
為何要在此時逢低買子基金?因為子基金的爆發力強,未來起漲後可以快速收復失土,因此我會在母子基金都在下跌時,以跌得比較慢的母基金作為彈藥庫,加倍扣款到跌得比較快的子基金,買到便宜的子基金單位數。
以復華系統中選到的復華全球平衡基金(母基金)及復華全球物聯網基金(子基金)為例,去年三月股災時,平衡型基金雖然也跌,但跌得較少,保存了較多逢低買科技基金的彈藥,若在這個時間點,以定期定額逢低加倍扣款的方式,把波動較小的平衡型基金變成波動較大的科技基金,等股災整理完後,就可以賺取科技基金之後的一大段多頭走勢。
最後,關於月月領的金額設定,我故意設定為「配過頭」的一年配12%,目的是測試領取過高的配息,是否會對股票基金在修正時造成壓力,答案是會的,例如亞洲樹目前報酬率仍在谷底奮鬥,年領12%會提出更多母基金的單位數,在市場修正的時候,母基金應該轉去子基金買便宜單位數,這樣起漲後的投資報酬率才會好,而不是變成提出來的每月現金月月領。
我的建議是,參考全球股票ETF ACWI長期的年化報酬率約7%,作為月月領的年化配息率設定就好。
ACWI長期年化報酬率:https://www.ishares.com/us/products/239 ... i-acwi-etf母子基金系列:配息率一直降怎麼辦?該不該停利?該買什麼、該賣什麼?現金比重該留多少?...如何打倒基金投資的4大魔王?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8965母子基金績效穩定,有密技?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8987母子基金,用錢生錢!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9023母子基金實戰~用錢生錢,每月領錢https://forum.fundhot.com/viewtopic.php?t=9043